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侯方域·李姬传》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侯方域·李姬传》鉴赏

古文观止·侯方域·李姬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 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1】,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雪苑侯生, 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 而自歌以偿之。初, 皖人阮大铖者, 以阿附魏忠贤【2】论城旦【3】, 屏居金陵, 为清议所斥【4】。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 持之力, 大铖不得已, 欲侯生为解之, 乃假所善王将军, 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 非结客者, 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 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 其人有高义, 闻吴君尤铮铮, 今皆与公子善, 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公子读万卷书, 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 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 因辞去, 不复通。未几, 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 【5】。歌琵琶 词以送之, 曰: “公子才名文藻, 雅不减中郎 【6】 。中郎学不补行, 今 琵琶所传词固妄, 然尝昵董卓, 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 又失意, 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无忘妾所歌 琵琶词也! 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 而故开府田仰者 【7】, 以金三百锾 【8】, 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 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 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 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注释】【1】 玉茗堂: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居室, 这里代指汤显祖。【2】 魏忠贤: 明熹宗时专权的宦官, 号称九千岁。广蓄爪牙, 结党营私, 排斥贤良, 许多正直官员横遭放逐或杀害。思宗 (崇祯) 即位(1628), 有些官员弹劾魏阉, 十一月诏令逮捕魏, 贬谪凤阳 (今安徽凤阳) 看守皇陵; 路经阜城 (河北一个县) 时, 自缢而死。【3】 论城旦: 论, 定罪; 城旦: 秦汉时一种徒刑名, 罚做苦工, 白日防寇, 夜筑城, 一般四年为期。【4】清议:公正的评论。古代一般指乡里或学校中对官吏的批评。【5】桃叶渡:在南京城内秦淮河与清溪合流处。相传东晋王献之曾于此送爱妾桃叶渡河。王献之有桃叶歌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檝,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6】雅不减中郎:向来不比蔡中郎差。中郎,即蔡邕,字伯喈,东汉陈留人。他好辞章,精音律,也擅长书画,曾官中郎将。琵琶记写他中状元后入赘于牛丞相府,抛弃双亲,其妻赵五娘怀抱琵琶,弹唱行乞,赴京寻夫,几经周折,始得团圆。【7】开府:原指开建府署, 自选僚属。汉代只有三公可开府,魏晋后增多。后称出任外省的都督为开府。田仰:马士英亲戚,南明福王时曾任淮阳巡抚,故称开府。【8】锾(huan):古重量单位,或以百锾为三斤,或以一锾为六两,说法不一。【赏析】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升的长生殿,在清初文坛上双星同曜。桃花扇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凄婉地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自桃花扇问世以后,李香君的名字便不胫而走,传遍华夏。剧中这个深明大义,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女主角——李香君,其原型即取自侯方域的李姬传。李姬传是一篇依据真人真事写成的人物传记。据李香君外传所载:李香君本是辽东抗满有功将领杨之浩的女儿。杨之浩因遭宦官魏忠贤忌恨被陷害死,并遭满门抄斩。其女吉儿由女仆带领,流落到南京。饥寒贫困,无以为生,被秦淮名妓李贞丽收为养女。吉儿从此沦入娼门,被改名为李香君。杨之浩本是侯方域父亲侯恂的得意门生,他们都是东林党人,是权奸魏阉的政敌。侯恂开始听说侯方域要娶青楼女子为妻,大为恼怒,及至听说她是杨之浩的遗女,才慨然赞同。现在商丘附近还有香姬园遗址,就是当年李香君和侯方域的住处。不过流传较广的桃花扇中,写侯、李二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却以二人叹国破家亡而归真人道为结局。前者有地名可考,较为可信;后者是为了加强悲剧气氛,作者有意安排如此结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雪苑”是雪满梁园的意思。梁园在河南商丘县东;梁孝王所建。作者是商丘人,所以常借雪苑来点明自己的籍贯,并作别号。侯方域生于明万历年间,祖父执薄是明朝的太常卿;父恂曾任户部尚书,兵部侍郎,出任辽东经略时将满州太祖打得大败。侯恂功高望重,招来政敌魏阉的忌恨,被诬陷而免官下狱。思宗(崇祯)即位,魏阉倒台, 侯恂才被放释。这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国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侯方域出身名门望族, 遇李姬时虽然少年倜傥, 满腹才华,但正值家仇国恨之际。侯与李相遇、定情都在南京。当时的南京是繁华的大城市: 达官贵人, 轿马轩昂; 行商坐贾, 经营繁忙;青楼粉黛, 烟笼雾绕, 入夜灯红酒绿, 向有六朝金粉之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于南京, 往下传了三十五年, 燕王棣篡了他侄子惠帝的皇位, 把国都迁到北京, 南京仍被作为留都, 同北京一样置六部九卿, 设各种官衔, 因此城里不减当年的繁华。城南秦淮河南岸有一片烟花柳巷, 是妓女集中的场所, 其中有一家以院中小楼媚香楼命名的妓院, 院中主人就是李贞丽。她对养女李香君十分宠爱,视同亲女。传说当时李香君年华二九, 娇艳美丽, 楚楚动人, 被誉为江淮八大美女之首。到南京的风流人物, 无不慷慨解囊, 争以一睹美容为快。侯方域在南京期间经友人介绍与李香君相识。才子佳人, 一见钟情, 诗歌互酬, 缱绻绸缪。后因躲避党锢之祸, 侯与香君忍痛离别。李姬传主要写作者在南京时和香君相识期间的一段回忆。明朝天启年间, 以魏阉为首的一党把握朝政, 他们残害忠良, 鱼肉百姓, 无恶不作。以东林党为代表的较进步的士大夫阶层, 同阉党展开激烈的政治斗争, 赢得了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魏忠贤死后, 复社成员继续和魏党遗孽进行斗争。李香君虽是卑微歌伎, 由于和复社成员侯方域的特殊关系, 被直接卷入斗争漩涡。在李姬传中,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歌颂了她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出的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爱憎分明、不畏强暴, 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品德。李香君思想品质的形成, 有基于周围土壤的培植。这不能不说是和她的养母有关。养母李贞丽是一个讲义气, 豪迈不羁的人, 有时赌博竟一夜掷千金。她交往的都是当代豪杰,尤其和江苏宜兴的陈贞慧更为相好。陈是复社重要成员, 性格豪爽, 崇尚气节, 名重一时。“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从陈贞慧身上可以看到李贞丽的性情、气质和立身处世的态度。李姬和养母朝夕共处,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自然地形成了她的思想、品质和政治态度。文中“亦侠而慧, ……能辨别士大夫贤否”, 就是说李姬也和李贞丽一样义侠肝胆,秀外慧中, 能识别士大夫的好坏。当时名人张溥、夏允彝对李姬十分赞赏。张溥是进士, 作过翰林院庶吉士, 故称张学士;夏允彝作过吏部官员, 所以称夏吏部。这两人分别是复社和几社的创始人。复社和几社势力浩大, 他们的好恶褒贬, 有时甚至可以左右士大夫的毁誉穷达, 官员的荣辱外迁。沦落于烟花中的李香君竟能以才德见识使他们极力赞扬, 这就从侧面有力的突出了李姬的卓然出众。李姬从小就很有风度, 高洁爽朗, 超然不群。十三岁时, 就跟著名昆曲家苏昆生学会了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戏场次多,曲调复杂,音律严谨,聪颖过人的李姬在名师指点下,不仅全部学会,而且对音调节拍都掌握得很好。她唱得更好的是琵琶词,但是不轻易演唱。这里点出琵琶词,是为下文发挥蔡中郎的一段议论先伏下一笔。以上概括介绍了李姬的才艺和风韵格调,突出她的“侠而慧”。“皎爽不群”。文中虽未作外貌描写,但李姬聪明美丽,正直温厚的少女形象已宛然眼前。下文写李姬与侯生相识,离别,侯生离去后所发生的三件事。崇祯十二年(1639),侯方域二十二岁时到南京参加省试,经友人介绍结识了李姬。两人一见倾心,情投意合。李请侯作诗,而自己唱曲酬答。当时安徽怀宁人阮大铖阿谀攀附魏忠贤,崇祯初年魏阉倒台,他被论处为“城旦”的徒刑,后来自赎为平民。他退居南京后经常接纳宾客,谈兵论剑,延揽声誉,企图东山再起。宜兴的陈贞慧,安徽贵池的吴应箕等复社重要成员带头起草,写了留都防乱公揭,对他进行口诛笔伐。阮大铖既愧又恨,但无可奈何。他知道侯方域和陈贞慧、吴应箕很友好,就想拉拢侯方域,利用他来调解自己和复社文人的矛盾。他又深知自己声名狼藉,就托他的朋友王将军出面,每天备设美酒佳肴,与侯生共饮.侯也不问底细,每天得醉且醉。李姬却警觉地提醒侯生说:“王将军经济不宽裕,并不是能经常宴请朋友的人,他这样做究竟为什么?你何不问问他呢?”在侯生的再三追问下,王将军就屏退左右的人,讲出了阮大铖的一番心意。侯生听后作何反应,文中没提,想必有些动摇,否则李姬不会说出下而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李姬私下对侯生说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从对朋友的情意上立言,不能为了阮大铖而辜负了正义高洁的陈贞慧和刚强正直的吴应箕这两个你的好朋友;第二,从侯的家世声望上着眼,凭着你显贵清正的家世,怎么可以屈身去侍奉被人口诛笔伐的阮大铖;第三,从对方名誉上考虑,你读书万卷,满腹才华,难道见识还不如我这样一个卑微的女子吗?——这些规劝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不可答应阮大铖要求的道理,否则会出现负友、辱亲、败名的恶果。言辞大义凛然,细品情意深厚,以致侯生口服心折,大声叫好。于是醉卧李姬处,不再去理王将军。王将军失望惆怅,闷闷不乐地离去,从此不再来往。不久侯生省试落选,离开南京时李姬在桃叶渡为他饯行,竟唱起不轻易唱的琵琶词,回应上文“不轻发也”,可见李姬之深爱侯生。她还对侯生说:“你的才华名声并不比蔡中郎差,东汉蔡中郎的学问渊博,但弥补不了品行上的缺点。如今流传的琵琶行与蔡中郎的事实固然不相符,但他曾依附董卓,却是不可遮掩的错误(见蔡邕论)。你的性格豪迈不羁, 现在科举考试又不得意, 这次离别不知何时再相逢, 希望你永远自爱自保重, 不要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词, 今后我也不再唱这戏了。”怅然离别之际, 李姬劝勉侯生珍重名节, 切勿和阉党余孽往来, 表现了她对侯生的深情关注, 也反映了她的爱憎分明, 深明大义。缠绵而不失端庄,委婉含蓄之极。结尾部分写侯生离去后, 李姬坚决不去见田仰。上文两件事是通过劝诫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 最后一件事是和权奸直接交锋。侯生走后, 开府田仰因艳羡李姬, 派人送来三百金, 邀李姬见面。面对奸臣的重金利诱, 李姬态度明朗, 坚决回绝。田仰又恨又怒, 散布流言蜚语中伤李姬。李姬毫无惧色, 她叹息说:“田仰和阮大铖又有什么两样呢?我先前是怎样劝勉公子的, 现在如果贪图重金去见田仰, 就成了我出卖公子了!”始终没有去见田仰。这件事表现了李姬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 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贵品德。她虽沦为烟花, 但却重情义、轻钱财, 感恩知已, 不慕荣华, 令人敬重。侯方域曾说:“独抒灵性, 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强调“非阐道益教, 有关人伦风化者不苟作。”他所写的马伶传、李姬传, 正是这种创作思想的具体表现。侯方域是复社重要成员之一, 在反阉党斗争中他继承了父祖辈东林党的事业, 表现了政治上进步的一面; 然而当民族灾难严重, 国家存亡危在旦夕之际, 他却在酒肆歌楼中消磨时日, 甚至沉迷声色, 几乎被阮大铖收买。由于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 他在政治上表现出不清醒,不坚定, 无怪乎他的晚节不终了。

猜你喜欢
  • 国学名句“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语出《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国君没有直言之臣从旁劝谏,就会偏离正道;士人没有能给予自己以教诲的朋友,就会双耳失灵。失正:偏离正道。教友:能给予教诲的朋友。

  • 《初至犍为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初至犍为作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简析该诗用极其简洁的语

  • 明清小说之《三国演义·赵云单骑救阿斗》内容解读与赏析

    在《三国演义》所构建的那个英雄辈出、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的艺术舞台上,赵云是一个十分突出,深受读者喜爱的艺术形象。而在赵云一生的赫赫战功中,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第41回长坂坡单骑救阿斗的故事。 历史上的赵

  • 运动改造大脑

    【4022】运动改造大脑(〔美〕瑞迪·哈格曼著,浦溶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3 9万字,2013年11月第1版,49元)△共9部分。[1]学习:越动越多

  • 古诗文《治安疏》原文|注释|赏析

    [明] 海 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②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责,求万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

  • 古文辞类纂《汉武帝封燕王策》全文

    汉武帝封燕王策 呜呼!小子旦,受兹玄社,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呜呼!熏

  • 骆宾王《望月有所思》全诗赏析

    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圆光随露湛,碎影逐波来。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离居分照耀,怨绪共裴徊。自绕南飞羽,空忝北堂才。

  • 《庄子·天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① ;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② ;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③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 ④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 ⑤ ,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⑥ 。以道观言 ⑦ ,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 ⑧ ,

  •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全诗赏析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不忍别,还相随。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

  •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处】唐杜甫《 旅夜书怀 》。 【意思】 名声岂能是因文章而显著? 做官老了,理应退休。 唉!如此飘泊的生活象什么? 正象天地间一只孤独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