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虎说》原文|翻译|赏析
唐·来鹄2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3,其老曰:“遵故实以全4,其秋庶可望矣5。”乃具所嗜为兽之羞6。祝而迎曰7:“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8!”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 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9? 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10,恐其决之之怒也11;如得其豕生而且全,其怒滋甚。射而擭之12,犹畏其来,况迎之乎? 噫,吾亡无日矣!”
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而笑曰:“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
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
1见全唐文。2来鹄(hu)(生率年不详):晚唐文人。3有事:有祭祀活动。4故实:指旧制。5秋:指秋收。庶:大概。6具:备。羞:通馐,食品。7祝:祷告。迎:迎神。8“鼠者”四句:意为对付老鼠,请猫来;对付野猪请虎来。豕(shi):野猪。9馁(nei):饿。10抑:抑或、或者。11怒:奋起。决之:与之决斗。12擭(huo):装兽的笼子。
【析点】 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旦秋收在望,惟恐收成受害,此时做出“急来抱佛脚”之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位农民为了防止野猪毁害庄稼,竟愚到“祝”而迎虎,未免可笑。老虎吃人,稍懂常识的小孩子都会懂得的,一位老农民怎么连这点最普通的常识竟不知不懂呢?这不有悖于常理?话又说回来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因小失大,只知近虑而不明远忧的事难道还少么?读到这里似是讥诮这位老农的智慧尚不如“幼”者,但“乡先生”的一句“笑”言却泄露了天机,笔锋直转而刺向贪吏:“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原来,前面一段迎猫迎虎的故事不过是个引子,是为了抖这个“包袱”的铺垫。礼记·檀弓通过“孔子过泰山侧”的“现实”经历直刺“苛政猛于虎”,这篇短文则在一段假想的故事中导出了“贪吏猛于虎”的严肃主题。文章亦谐亦庄,笑谈中不仅诉说了农民盼丰收的苦心,而且鞭挞了“猛于虎”的封建社会贪赃枉法之官吏。是否可以说,此文即当今人们称之为“黑色幽默”的美文
-
“改订新约”是国民党与帝国主义交涉修改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斗争。1928年6月15日,国民政府对外宣布要改订不平等条约。7月6日,外交部发表文告,提出重订新约的三条原则,南京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开始。
-
唐宋词之朱敦儒《水调歌头对月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水调歌头 对月有感》 天宇著垂象, ① 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浪语修成七宝, ② 漫说霓裳九奏, ③ 阿姊最婵娟。 ④ 愤激书青奏, ⑤ 伏愿听臣言。诏六丁, ⑥ 驱狡兔,屏痴蟾。
-
《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
《雨同我卞之琳》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
-
本世纪50年代在英国文坛兴起的以反对种种社会弊端、旧的清规戒律和传统的道德信条为内容的文学运动。有人称这一运动是新的“迷惘的一代”*
-
咏史高適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高適(约700—765),字达夫,史称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旧唐书·高
-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微之捐馆将一纪,杓直归丘二十春。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平生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岂无晚岁
-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