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和凝》原文|翻译|赏析
宋·欧阳修2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3: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4。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5?”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6,遽回顾小吏云7:“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8。冯徐举其右足曰9:“此亦九百。”于是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10。
1 本文至骊山诗案五篇各为归田录中的一则,标题均为后人所加。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后汉、后周时又历任高官。和凝:字成绩,历任梁、唐、晋、汉、周各朝高官。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集。3故老:年老而有声望的人,多指旧臣。4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5直:同“值”。6褊(bian)急:气量狭隘,性情急躁。7遽:急忙。回顾:回头看。8诟责:责骂。9徐:慢慢地。10百僚:百官。
【析点】 冯道要拿和凝寻开心,抓住了他气量狭隘、性急暴躁的特点,抬起左脚说靴值“九百”后,便无下文,有意“引君入彀”。果然,和凝情急中忙责问小吏:“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众目睽睽之下,还将小吏骂了个狗血喷头。冯道这才慢吞吞地抬起右脚:“此亦九百。”“包袱”一抖,“哄堂大笑”。
这场玩笑,若是发生在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倒也着实有趣,令人捧腹。可堂堂宰相在府衙办公时竟如此这般,不也太有失身份,太无聊了吗?和凝为了区区九百钱,竟大动肝火,不是又太悭吝、太没气量了吗? 冯道出了和凝的丑,实际上也出了自己的丑,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篇中结尾一句,虽亦是记述“故老”所言,实乃直书作者态度,而非一般的论趣事,其中寄托着欧阳修对五代时事深沉的慨叹:“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这只是一段未被录入正史的轶事,欧阳修新五代史的和凝传对和相多褒辞,这则轶事正是对正史的补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女子心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女子美好的古诗词,古代赞美女子的诗词,描写女人心灵美丽,善良的诗句。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
-
池色净天碧,水凉雨凄凄。快风从东南,荷叶翻向西。性本爱鱼鸟,未能返岩谿。中岁徇微官,遂令心赏睽。及兹佐山郡,不异寻幽栖。小吏趋竹径,讼庭侵药畦。胡尘暗河洛,二陕震鼓鼙。故人佐戎轩,逸翮凌云霓。行军在函
-
晚雨纤纤变玉AA17,小庵高卧有余清。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唐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 【意思】城: 洛阳城。句意: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 它随着春风吹遍了整个洛阳城。 【鉴赏1】 春夜里,不知从谁家
-
田家何所乐,籉笠日相亲。桑条起蚕事,菖叶候耕辰。望岁占风色,宽徭知政仁。樵渔逐晚浦,鸡犬隔前村。泉溜塍间动,山田树杪分。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有客问行路,呼童惊候门。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懽忻。
-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爱者谁人唯白尹,奏时何处在嵩阳。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②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③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 这是一首记述与故友欢宴的诗。全诗紧扣原注中 “喜”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英语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英语古诗,关于春天的古诗,英文,关于春天的英语诗句。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He Zhizhang) makeup Bi
-
一位体态轻盈、艳丽多情的少女,眉目含情,风彩动人。 诗人通过这首小词,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全词描写细腻,抒情委婉。自是《香奁集》中之佳作。表现了和凝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