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鉴赏
古文观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 【1】;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 【2】 。而浮生若梦 【3】, 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4】, 良有以也【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6】, 大块假我以文章 【7】。会桃李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8】。群季俊秀【9】, 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 独惭康乐。幽赏未已【10】 , 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11】, 飞羽觞而醉月 【12】。不有佳作, 何伸雅怀 【13】? 如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注释】【1】 逆旅: 客店。逆: 迎。【2】 过客: 旅途中经过这里的客人。【3】 浮生: 指那些飘泊不定的人, 引深为一种认为社会动荡, 人生似水面上的浮萍一样短促飘浮动荡的悲观、消极人生观。【4】 秉烛: 用手拿着蜡烛。【5】 良: 确实, 的确。以: 原因。【6】 阳春: 春光明媚, 阳光灿烂的春天。烟景: 春天里烟雾迷漫着的幽美的景色。【7】 大块: 指天地, 或大自然。假: 提供, 借助。【8】 天伦: 古代称父子、兄弟等有血缘亲属间的关系。【9】 季: 兄弟间排行词, 分为伯、仲、叔、季。这里指弟弟。【10】 幽赏: 幽美、雅致地观赏。【11】琼筵:华美、昂贵的筵席。【12】羽觞:古代饮酒用的酒具。【13】雅怀:高雅的情怀。【赏析】这是一篇骈体短文,虽为短制,而句不泛设,文中一句一转,一转一意,高度凝炼。作者在只有百余字的尺幅之中融写景、议论、叙事、抒情于一体,抒尽了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愫,畅叙了对兄弟聚会、共享天伦之乐,称得上言简意丰,韵味悠长。作者素怀豪情大志,所以这篇序一开头就奇想惊人,把天地视为万物的归宿,把时光看做百代的过客。友人讌集,起笔却从天地万物说起,这是何等的超凡的才思和豪迈的胸怀!这两句话完全符合作者当时胸怀鸿雁之志,伺机图报于国的实际心情。但此时作者却是怀才不遇,豪情壮志无法实现,满腹经纶也无处施展,因此作者在这篇与众弟兄们叙情的序文中便自然地流露出天地悠悠,人生似梦,飘浮无常的悲观情绪。人生是短促的,象今日这样兄弟们聚会,吟诗豪饮的机会能有几次呢?于是,他号召众弟兄们千万不要放过短暂的相聚的良机。“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也表现出作者既挚爱大自然又要及时作乐的消极心态与思想。这种及时作乐的消极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达官显贵和某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并非鲜见。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丕与吴质书中也有:“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的喟叹。作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秉烛夜游”来表达自己对及时行乐的迫切心情,而在讲解古人秉烛夜游的过程中寓以自己要夜宴的原因,只这一句就省去了多少笔墨言词。在序首这几句中,作者重点引出一个夜宴的“夜”字来,用以表明宴会的时间,同时也向读者交待了召开夜宴的原因。接着,作者用了一句众口传颂的佳句“况阳春召我以烟景”来引出一个“春”字,以表达宴会是在春天里举办的,并紧扣住前段的“夜”字,进一步表明宴会是在春夜里举行的。这也完全紧紧扣住了序题。说是佳句,好就好在一个“阳春”,一个“烟景”两个词上。“阳春”的运用,表达出春日的温煦。“春”前一个“阳”字就把春天的特色展现出来,阳光明媚,温暖宜人,万物昭苏,大地回春。而“烟景”正反映出春天景色的特点,暮色降临,薄雾如烟围绕着桃李园轻轻地飘动,春风徐徐,送来阵阵鸟语花香。这是多迷人的春夜景色呀!作者正是在这迷人的季节,迷人的时刻,秉烛欢宴,他们豪饮狂吟,享不尽的天伦之乐,抒不尽的人间情款。明代著明山水人物画家仇英就曾借助李白的文意,泼墨挥毫画过一幅春宴桃李园图,深得“诗仙”此序的三昧。作者在尽情述景之后, 笔锋自然地转回现实的自我上来, 温暖的春天, 绚丽的景色吸引我们, 使我们聚会在春花芳菲的桃李园中, 抒尽人间情, 享尽天伦乐。作者又借南朝著名文学, 与谢灵运合称“大小谢”的谢惠连来表明夜宴聚会的众弟兄们聪明过人, 都有小谢——惠连的才华。大家在这里作诗咏歌, 而独独我自己十分惭愧不能与“大谢”——谢灵运 (康乐公) 比肩。这里当然是作者的自谦,实际他将众弟兄比成谢惠连, 就是要把自己比作谢灵运。这无论在才华或在兄弟的名份上都是相符的。而对着这绝妙的春色美景, 怎能不引来这些才华超群的才子们挥洒出大块文章呢?作者接着用“幽赏未已, 高谈转清”来承上启下。前部分文章基本上描写的是桃李园内美好春光, 后半部分文章便从高谈阔论转入豪情逸兴, 很富有层次变化。“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一句正是作者这篇序文的高潮, 描写众弟兄在花开满园的花丛中摆着丰盛的宴席, 席间大家尽情豪饮, 敬酒、罚酒使得酒杯频频飞传。这里“飞羽觞”一句用的十分巧妙,“飞”字的运用, 十分夸张而传神, 又完全符合宴会达到高潮时, 众弟兄们狂欢痛饮的情景。序文的最后作者提出, 我们今天兄弟聚会, 为的是叙兄弟手足之情,抒发我们博大的情怀。但是没有美妙的诗篇, 又怎能抒发我们高雅的情怀呢? 所以, 作者提出按石崇在金谷诗序中所写的, 他在金谷园宴会宾客的规矩“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序文到这里戛然收束, 给读者留下意味绵绵、楚楚有致的、无穷的联翩浮想。作者的序文只是描写欢宴到了高潮, 没有交待宴会的结局, 也许他们豪饮狂吟到黎明, 曙光透过薄沙般的晨雾, 照在杯盘狼籍的宴桌上, 众弟兄们或偃或卧, 或仰或伏, 一个个醉入梦乡。但他们却留下首首绝美的诗章, 惹人情思……。
-
【原题】:正卿不见累日闻十二日与郑丈舍人游何山书此为寄
-
【原题】: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莺花世界
-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药许邻人劚,书从稚子擎。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作品赏析鹤曰,当是永泰元年春自幕府归浣花溪作。公诗题凡记日者皆涉节候,此指立春日也,故云腊味、春声
-
汪绎 一种风流得自持,水村天与好腰支。 月残风晓无穷意,说与桃花总不知。 《柳枝词》之类的诗,尽管题目都点明写柳,但诗人们在诗中对于柳枝都只是一种比兴、借用或表示一种寄托。《晚晴簃诗话》评介汪绎为诗“
-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枭鸣松桂枝,狐藏兰菊丛。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钟。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风雨坏檐
-
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红旆朝开猛士噪,翠帷暮卷佳人出。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
康熙三年甲辰(1664)九月,作者北上大同,在山西按察司副司同乡先辈曹溶处为幕友。这首词作于二月初过雁门关时。作者登关远眺,思接千载,神驰万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怀古伤今之作。
-
此为追念夕日恋情之作。上片前两句写春的萌动讯息,饶有情趣:寒梅飘尽,早春将至,这一切似乎是不期然而然的,故而连最殷勤、最爱热闹的粉蝶游蜂也未曾察觉。一“笑”字,暗示出有心人先万物而感到了春意。以下五句,随时序而换笔:渐渐地水蓝了,山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