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李庄简公家书》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2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3,某年二十矣4,时时来访先君5,剧谈终日6。每言秦氏7,必曰“咸阳”8,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9,谓先君曰:“闻赵相过岭10,悲忧出涕。仆不然11,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12,岂能作儿女态耶13!”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14,气不少衰,丁宁训诫之语,皆足垂范后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15,笠泽陆某题16。
1本文及以下五篇均选自谓南文集。李庄简公:李光,谥号庄简,他在北宋时指斥朝廷贪污谄媚,入南宋后反对投降面斥秦桧,被罢官、远贬。2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有谓南文集、剑南诗稿。3丈:对年长者的尊称。参政:参知政事的省称。李光在高宗朝任参知政事,绍兴九年(1139)冬被免官。4某:自称谦辞。年二十:李光被免官时陆游十六七岁,二十是就整数而言。5先君:对已故父亲的称呼。6剧谈:畅谈。7秦氏:指秦桧。8咸阳:秦朝都城,代指秦朝。历史上秦朝以暴虐著称,以“咸阳”称秦桧是指秦桧的暴虐专权。9平旦:清晨。10赵相:赵鼎,高宗宰相,因反对向金求和被罢官远贬。岭:指揭阳岭。赵鼎被贬官广州,途中经揭阳岭。11仆:自谦之称。12青鞋布袜:平民的服装。13儿女态:指多愁善感的悲忧态。14徙(xi):迁,此指贬官。海表:海外,指海南的琼州。15淳熙戊申:即淳熙十五年(1188)。淳熙:宋孝宗年号。己未:己未日。16笠泽:太湖的别称。陆游祖籍为太湖滨的吴县,所以他时常以笠泽作为自己的故里。
【析点】 这篇跋文是陆游六十余岁时读到李光的家书,引发出青年时代的一段记忆而写成的。短短一则跋文所记事实时间跨度却是四十余年。
古代文体论认为,跋文要“考古证今,释疑订谬,褒善贬恶,立法垂戒”,并不要求用跋塑造人物。陆游此跋在读者面前树起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李光正直、豁达、刚强的性格,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寄寓着陆游对李光无限的钦佩与崇敬。
陆游通过所见所闻来写李光。呼秦桧为“咸阳”这是揭示李光形象的序幕,表现其抗敌思想与嫉恶如仇,此时李光给人的印象还是概括的。谈“赵相过岭”一段话,是揭示李光形象的主要部分,进一步显示他的刚直傲岸;其音容话语使人如见如闻。读家书是对主要部分的呼应与补充,加重主要部分给人的印象,又强调了李光的长者风范。在李光的言语行动中,陆游善于捕捉最具典型性的细节一一道青鞋布袜之时一一来表现李光。本来身为高官,坦然地穿起平民的服装,正表现了李光的坦荡胸怀,不畏权奸迫害,不计个人荣辱。这一细节在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既有“赵相过岭”的情态为对比,又有如炬的目光、如钟的语声来表现内心的翻涌不平,这才使李光的形象更为完整和丰满。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1)中亦有一则记李光。本文作为“跋”,文笔更需简净,忌芜杂枝蔓;作为“笔记”,以记事为主,以李光与父亲的交往为主线,故内容较本文第一段稍详。记有李光罢政归乡后所作的一首诗,又记有李光与父亲平旦共饭后的情况:“后十余日,果有藤州之命。先君送至诸暨,归而言曰:‘泰发谈笑慷慨,一如平日。问其得罪之由,曰不足问,但咸阳终误国家耳。’”一跋一记,均系佳作,二者结合阅读,不独李光形象更为生动,也更可体会陆游对前辈的钦敬。
-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 ① ,王孙《巧心》 ② ,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 ③ 成体, 岂取驺奭 ④ 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 ⑤ ,黎献 ⑥ 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鲁智深(号“鲁提辖”)在关西打击藩镇时的英勇事迹。
该故事描绘了鲁智深的拳法高强,勇猛无敌的形象。他用一拳打破了青州藩镇镇守者高廉的城门,震慑了所有的守军,从而取得了胜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激动人心。
这则故事展现了鲁智深的英雄气概和拳法的威力。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武功,还拥有非凡的勇气和智谋。他的拳法凌
-
偶成 作者: 李清照 【原
-
宥坐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①。孔子问
-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知,安知室可欺?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作品赏析【注释】:[1]虑:猜度,料想。[2]三折:指多次折断骨骼。
-
十一月十七日 雾笼罩着江面,气象森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后,江面突然开阔,天穹顿觉低垂。浓浓的黄雾,渐渐把重庆隐去。一刻钟后,船又在两面碧森森的悬崖陡壁之间的狭窄的江面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赵姓男生古诗词起名,内容包括楚辞名句取名赵姓男孩,赵姓男孩取名楚辞,姓赵女孩取名诗经,赵姓出自古诗的男女生各一个名字,男女生第二个字一样。赵子衿!出自《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
-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名言: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注释: 诐(bi) 辞: 即“颇辞”, 偏颇的、不全面的言辞。蔽: 指不通达。淫辞:过分的话, 言过其实的话。邪
-
【名句】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语出唐代杜甫《可叹》诗。从古到今都是一样,人世间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出现。两句诗慨叹人事多变,不可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