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而三役济》原文|翻译|赏析
宋·沈括
祥符中1,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2,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3,不日皆成巨堑4,乃决汴水人堑中,引诸道竹木筏排及船运杂料,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4,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5,计省费以亿万计。
1 祥符:宋真宗年号(1008-1016),全称为大中祥符。2 丁晋公:名谓,封晋国公,真宗时宰相。复:指重建。3 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4 堑(qian):沟壑。5“一举”句:一个行动而使三项工作完成。
【析点】 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封建帝王大兴土木,营造宫殿陵寝,这是极其普通的事情。因为它普通,所以历代的史家和文人墨客形诸笔墨者绝少。杜牧的“阿房”一赋,流传千载,也把秦始皇帝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宋朝的沈括也写了宫殿的修建。他选取了与杜牧不同的角度来写:以一名科学家的眼光用饱蘸敬佩之情的笔墨,赞扬丁晋公“一举而三役济”的科学修复方法。掘开宫内直达汴水的大道,则三役济矣:就近取土、借汴水之力运料,将废弃的瓦砾、土石、灰等填入“堑中”,使掘开的通衢比以前更平坦坚硬。读完之后,掩卷思之,总感到作者在褒扬丁公文字的后面,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情劳动人民的鲜明态度和一颗火热之心。有了丁公这样一位修复宫廷的指挥者,不仅“省费以亿万计”且省却了多少劳动者的血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双眸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眼睛的古诗词有谁知道吗,形容眼睛的古诗词,描写眼睛的古诗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明眸善睐” (曹植《洛神赋》) “目流睇而横波” (傅毅《舞赋》) 《红楼梦》
-
●醉翁操 苏轼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
陕南出好水,好水养好茶,陕南人的茶杯不缺好茶水。茶是口粮,亦是亲水的五谷。陕南人习惯把茶杯唤作茶碗。其实常是一只搪瓷缸子,缸身绘着
-
谱牒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燕子不回来衔泥垒窝,是因为春天姗姗来迟,所以春耕要
-
古代名句“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注释与译文
【名句】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注释与译文]出身豪门的权贵们虽然自以为高贵,但我把他们看得象尘土一样;出身寒微、身居下位的人虽然自以为卑贱,但在我看来却有千钧重的份量。钧,古
-
四十岁前,我是著名的夜猫子。近十多年来,则与日月同步了。晚饭雅集吃酒,席间纵有杨贵妃,也要十点前决然离去,回家睡觉。清早醒来,第一
-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
-
【356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辅导读本(本书编写组编著,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8年4月第1版
-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跋涉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跋涉,其实是跋山涉水的简称。爬山过水,显示出旅途的艰险与前行的不易,其中道理也深可玩味。 爬山,一定会遇到巨石、乱木的阻碍;此时,如果找到攀援处,便能够越过去;如果一味与阻碍较劲,就只能原地不前,甚至伤及自身。这一点从攀岩运动中最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