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骡说》鉴赏
古文·骡说
刘大櫆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1),任其然而不然(2),迫之以威使之然(3),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于其心(4),而坚不可拔者(5),世之所谓贵者也,然则马贱而骡贵矣(6)。虽然,今夫轶之而不善(7),槚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之善者(8),非人耶(9)? 人岂贱于骡哉? 然则骡之刚愎自用,而自以为不屈也久矣。呜呼! 此骡之所以贱于马欤?
〔注释〕(1)煦:温暖。(2)任其然而不然:不加强迫,让它自动这样做,它却偏不这样做。然: 这样。(3)迫之以威: 以威力强迫它。(4)行止: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5)拔: 移易。(6)“然则”句:如此说来,应是马贱骡贵。(7)轶:通“逸”,放任。(8)檟(jiǎ)楚:用于笞打的一种刑具。(9)非人耶: 不就是人吗?
〔鉴赏〕韩愈的马说是人们熟悉的一篇著名杂文,它的主旨在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人才遭到压抑鸣不平。时间过了九百多年,清代的刘大櫆写了骡说,谈如何看待人才,也有独到见解。但评介不多,知道的人较少。其实,刘的骡说,完全可与韩的马说媲美。
两篇的特点都是短小精悍,全文均不足二百字; 两篇所阐述的都是“人才”这个重大主题,都具有社会意义; 两篇文字都有起有伏,跌宕多姿; 但两篇阐述角度不同,各有新意,无雷同之弊。这给我们带来这样启示: 表现同一主题的文章,要从多种角度着笔。
马说和骡说,都短小精悍。其写作特点之一是“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不用套话。马说落笔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骡说落笔是“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直接提出论题的要点。骡说的开头,又象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用“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开篇,是概括出所要“论”的主要之点。这样开头,便于后面行文有针对性地展开。刘大櫆要为“骡” “翻案”,要说明“骡贵马贱”,他遂先概括地引述“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这一传统的看法,然后针对这一看法展开论述,显出他与世俗之见所不同处,产生言简意丰的效果。
凡文贵有新意,尤其是短小的杂文,更是以新意取胜。马说的生命力在于新。这个“新”,就是讲了 “伯乐”与“马”的关系,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好象颠倒了关系,其实,韩愈也知道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他接着才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是说,千里马虽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伯乐的发现,千里马也只好当普通马使用。这样说,就有新意。刘大櫆的骡说的生命刀也在于新。这个“新”,就在于讲出“骡贵马贱”,与一般人的看法相反。骡为什么“贵”,因为它不屈服于威势,“行止出于其心”,“坚不可拔”。本来,骡不易驯服,从驾驭者来说,骡确实不如马,但作者正利用这一点,把它突出出来,加以发挥,使其人格化。对骡的颂扬,出乎人们所料。它不是“老生常谈”。说马贱,也是从马的驯服性这方面做文章。马为什么贱?它“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从马要用鞭打才驯服,说明它贱,这也有了新意。而且,作者把骡、马与人联系起来,就是说,人“轶之而不善,檟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之善者”,也是要在刑罚之下才不做坏事。这种自然的联系,使文章的社会意义更为明确。说“骡”,实际在说“人”。
从行文看,文章虽短,但曲折起伏,余味无穷。头一句,写“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是平中见奇。因为这一句处于关键地位,是辨疑的对象。有这一句,后面的文章才能自然展开。接着讲“世之所谓贱者”和“世之所谓贵者”两种情况,即当时人们关于贵、贱看法的“社会标准”,然后按照这种标准来衡量,说明马之所作所为是贱而不是贵,而骡则是贵而非贱。这就反驳了“乘骑者”的传统看法,否定了“贱骡贵马”说。然后,从骡、马讲到人,说人也要有刑罚才肯从善,人岂不是贱于骡吗? 最后又用“刚愎自用”这个贬义词语来说明人们“贱骡贵马”的原因;实际是以反语进一步证实骡的倔强。最后几句,作者不用判断句,而用疑问句,表示了一种不确定的意向,含蓄而深刻。从写作技巧看,此文确有转折变幻之妙。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谈到文章贵简、贵变、贵平中有奇等原则,在这篇短文中已见之实践。
那么,刘大櫆为什么要写骡说,这恐怕同他自身的遭遇有关。刘大櫆屡次应试未成,一生郁郁不得志。他愤世嫉俗,不乏骂世之作,其性格也属“坚不可拔者”。而世人却总是不喜欢、不理解这种桀骜不驯的人,所以,他怀才不遇。如何正确对待这类有才干而不驯服的人,就成为能否起用人才的一个大问题。骡说正是基于这种不满而发的,那愤愤不平之意,隐伏于颂骡贬马的文词之中。
-
张说《过蜀道山》唐山水诗鉴赏 张说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 披林入峭蒨,攀磴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 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至万岁天册元年(695)间,张说曾两
-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诗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下雨心情烦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下雨心烦”的诗句,下雨心情低落古诗,关于"天天下雨烦"的诗句伤感的句子。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
-
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1)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2)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
-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
周在江南二月试罗衣, 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 故乡虽好不思归。周在,字善
-
作者: 韩愈 【原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
-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
复第二十四 【题解】 复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坤上)。外卦为坤,坤为阴为顺;内卦为震,震为阳为动。内阳外阴,循序运动,往返无穷
-
此皆朝廷不重教官之职,故无以振作士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此皆朝廷不重教官之职,故无以振作士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