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禅思哲理诗赏析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②,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③,共怜时世俭梳妆④。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⑤。苦恨年年压金线⑥,为他人作嫁衣裳!【注释】
①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诗皆是七言,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有贫女、长安书怀、题竹、对花等。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②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绮罗:丝织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③风流:指意态娴雅。
④时世俭梳妆:当时流行的梳妆打扮。
⑤斗:比斗,比较,竞争。
⑥苦:极,非常。恨:遗憾。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诗本事】
秦韬玉因结识当时的宦官头领田令孜,不到一年便官至丞郎,任为节度使幕府判官。因黄巢起兵时随僖宗入蜀避难,僖宗在中和二年(882)特下诏命主试官礼部侍郎归仁绍,赐秦韬玉进士及第,并命将秦列入正式及第的进士名额内一同安排官职。不久,田令孜就援引秦韬玉为工部侍郎。按此,该诗应作于秦韬玉未发达之前。
【赏评】
贫女是秦韬玉广为传诵的名篇。这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一位才貌双全的贫穷女子形象。贫女貌美如花,只因出生寒门,无缘沾身绫罗绸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无媒人登门造访,在无尽的等待中虚耗着青春。她决定抛开未婚女子的矜持与羞涩,自托良媒。但每每想到这里,却是更添伤悲。即使托了良媒,喜好奇装异服的举世之人又有谁会喜欢她娴雅的仪态、高尚的品格?即使托了良媒,她虽天生丽质、双手灵巧而无须画长两眉去与流俗之人相媲美,但又会有谁来欣赏呢?这样的风流格调、女红出众却遭遇这样的社会、世情,纵使良媒易托,也是知音难觅啊。贫女只能在自伤中将愤懑不平化作一缕沉重的叹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在她抑郁惆怅的叹息中似乎听到了怀才不遇的贫寒之士愤懑不平的呐喊。这穿越时空的千年苦叹,以其社会内涵的深刻、生活哲理的深厚使全诗蕴含着更为广远的社会意义。
【诗评选辑】
①金·元好问、郝天注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此韬玉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
②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六:语语为贫士写照。
③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秦韬玉诗无足言,独贫女篇遂为古今口舌。“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读之辄为短气,不见江州夜月、商妇琵琶也。
④清·屈复唐诗成法:格调既高,所以不遇良媒;梳妆之俭,以其生长蓬门:(三四)分承一二,五六自伤,七结五,八结六……有托而言,通首灵动,结好,遂成故事。
⑤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
【4482】提高组织工作质量重要论述、讲话节选、言论集(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关
-
两见黄花扫落英,南山山寺遍题名。宗成不独依岑范,鲁卫终当似弟兄。去岁云涛浮汴泗,与君泥土满衣缨。如今别酒休辞醉,试听双洪落后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中年女人风姿绰约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题目想用诗词,因为她比较喜欢,最好是形容女人中年女人风姿绰约,形容中年女人的词,形容中年女人漂亮的词语。风韵犹存 【拼音】:fēng yùn yóu cún 【解释】: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
-
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我向来厌恶晴朗的日子,尤其是骄阳的春天;在这个悲惨的地球上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欣欢的气象,简直像无聊赖的主人宴饮生客时拿出来的那副古怪笑脸,完全显出
-
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重水所, 多与躄人; 甘水所, 多好与美人; 辛水所, 多疽与痤人; 苦水所, 多与伛人,
名言: 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重水所, 多与躄人; 甘水所, 多好与美人; 辛水所, 多疽与痤人; 苦水所, 多与伛人, 注释: 瘿(ying): 瘿疾, 为项上生瘤。(zhong): 肿。躄, 不能
-
苦雾收残文豹别,怒涛惊起老蟠□。
-
画扇催迎暑,灵符喜辟邪。风光丽宫禁,时节重仙家。
-
日本侵略台湾是日本明治维新后首次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1874年5月,日本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下,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3000余人在台湾琅
-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
-
雇倩瓦师喻 【原文】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1],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我雇倩[2]瓦师,诣市觅之。”时彼弟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