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晏殊》原文与赏析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在时空变化中的微妙心理,既惜春光消逝,又有对未来的向往,加之寓工巧于自然浑成,寄闲情于景物描绘,语调谐婉,情意缱绻,成了千古名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长期孕育而偶得之佳句。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载:“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尝召江都尉王琪同步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自此辟置馆职,遂跻侍从矣。”王琪的对句正是他心上有、口上无的,因而一拍即合。
这两句得到历代词评家的一致好评。杨慎云:“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卓人月云:“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词统)刘熙载云:“词中句与字有似触着者,所谓极炼不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着之句也。”(艺概)沈祥龙云:“词中对句,贵整炼工巧,流动脱化,而不类于诗句。……晏元献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诗句也。然不工诗句,亦不能为绝妙好词。”(论词随笔)这两句确实是天工巧对,自然浑成。
晏殊对这两句很是自我欣赏,不仅在这首词中用了,且写入诗示张寺丞王校勘:“元已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过去有人曾对这两句用于诗和词作过比较。沈际飞云:“‘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草堂诗余正集)张宗橚云:“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词林纪事)王士禛云:“或问诗词、词曲分界。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花草蒙拾)都认为这两句在词中胜过诗中。
其实,说这两句在词中胜过诗中,不决于文体,而在于句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看它对整篇构成意境的关系。诗八句,词六句,除三句相同外,诗中有五句,词中有三句不同。诗中的五句与这三句情景不谐。而词中,写天气如往年,亭台如旧时,夕阳如他日,以“夕阳西下几时回?”一问,顿觉今已非昔,不由疑新燕非旧燕,从而看落花离枝,叹韶华易逝,词人徘徊中不免感慨良多了。因把景和情都凝在“伤春”的弦上,就弹奏出谐婉的缠绵之音了。加之诗中意显,词中情隐,便觉蕴味无穷。花落,是无可奈何的,无计留春住,花不得不落,可是却有燕归来。此燕非旧燕,所以说它“似曾相识”。一切美景都是“无可奈何而去”:唱词喝酒、天气晴和、楼台巍然、落日残照,都随时间推移而成过去,可是这些又都“失而还归来”,就如那飞燕一样。只有前者便怨深,只有后者则怨浅,两者兼而有之,处于强弱、浓淡之间,浮泛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感。
这首词和这两句写出了词人特具的感受,使人既婉惜时光的易逝,又意识到新陈代谢生生不已。“夕阳西下几时回?”落日必然回,但“回”的夕阳已非昨日之夕阳,也是“似曾相识”的夕阳。词人虽然未具备唯物辩证法的观念,但也未尝不可说透露出了朴素的辩证观念。正因了诗情、哲理、词艺三者高度统一,也就使人味之无穷,诵而不衰。
-
5月21日 宿南战役 : 5月21日至7月1日,为打通涡河北部地区同淮南和津浦铁路以东的联系,扩大淮北解放区,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决定于5月下旬,集中第11旅全部主力、第9旅一部和师骑兵团及8个县总
-
孤悬东海最东端的嵊泗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岛。可文学之火始终不灭,民国时期就有文学社团成立,而今更是人才济济,时有佳作。这里展示的四篇散
-
来焦山有四快事 ① 。观返照吸江亭 ② ,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 ③ 。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 ④ ,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 ⑤ ,悠然有遗世之想 ⑥ 。晓起,观海
-
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
《忆秦娥 咏桐》·李清照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
-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 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 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
-
宋·姚熔1淮北蜂毒,尾能杀人2;江南蟹雄3,螯堪敌虎4。然取蜂儿者不论斗5,而捕蟹者未闻
-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关于决决,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之句。关于冰谷,柳宗元《晋问》:“
-
这首诗虽称“题农父庐舍”,所写内容却与农舍无关而是反映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春风吹绿了湖边的山野,田家也开始了春耕,平整土地,喂养耕牛,整日不得闲暇。而诗中田家实际上是归耕的隐士,春耕之余闭门谢客,体现了一种隐逸情怀。通篇语言清新自
-
问情为何物,深似海,几人沉?算麝到成尘,蚕空遗蜕,生死相寻。英雄拔山盖世,也喑哑叱咤变哀吟。何况痴男怨女,天荒地老愔愔。沾襟。有千丝万缕系双心。总慧多福少,别长会短,欢浅愁深。无论人间天上,便一般煮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