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禅思哲理诗赏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②,竟夕起相思③。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⑤。【注释】
①张九龄:见感遇十二首(其一)。
②情人:亲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致抱怨夜长。
③竟夕:一整夜。
④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⑤“不堪”二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抓一把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诗本事】
怀远,就是怀念远方的亲人。这首诗写身处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历来被人传诵。
【赏评】
一轮皓月从海上冉冉升起,皎洁的月光洒落在云上,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海上,洒落在棋子般入眠的小舟上,洒落在岸上,洒落在千山万水上,也洒落在遥如天涯多情人的身上。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这一切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此时此境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由于月光而怀远,由于怀远而苦思,又由于苦思而辗转反侧,多情人恼恨着漫漫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只好吹灭烛火,却更觉月华如练。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夜已经深了,月似乎更明。寒意袭人,露水沾湿了衣裳。月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希望能尽快入眠,期望能在梦中与亲人一见。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而止,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这首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意境雄浑阔大,诗人将之上升为一种生命的感悟,成为千古佳句。
【诗评选辑】
①明·郭浚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
②明·周珽、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眩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
-
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
-
娶亲的男傧相和女傧相统称为“娶亲贵人”,又叫“押马或押轿贵人”。而娶亲贵人的央请是有条件的,头一条要“全圈”,不属于孝子、半边(丧偶者)及生育和生理上有缺陷者;女性,切忌“四眼人”(孕妇)。第二条,依
-
【3556】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樊登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万字,2018年2月第1版,55元)△分上、中、下篇:认识自己;了解未来;精进生活。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公(欧阳修)于修《唐书》,最后至局,专修《纪》、《志》而已。《列传》则宋尚书祁所修也。朝廷以一书出于两手,体不能一,遂诏公看详《列传》,令删修为一体。公虽受命,退而叹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多不
-
【名句】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 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菊花不在春风中与百花争芳斗艳,自己甘愿屈处篱笆旁边傲迎秋霜。两句诗赞颂菊花,同时也赞颂了志士仁人不趋时、不媚俗、刚
-
宗璞《哭小弟》原文 我的小弟冯钟越去了,摆放在面前的名片依然清晰,但物是而人非,才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大有作为的时候啊,可是他去了。作为小姊的宗璞,痛失最年幼的小弟,痛失奔波三十年的小弟,痛失全家人
-
谢榛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 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
-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神仙去华省,鸳鸯忆丹墀。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江山纷想象,云物动葳蕤。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相马如何恨,登龙返自疑。风尘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