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挽歌·[唐]孟云卿》原文与赏析
[唐]孟云卿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
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遥,此别终天地。
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
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
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这首悼亡诗采用古乐府挽歌形式,语言质朴,含义隽永。诗中浸透了作者对亡人的沉痛悲悼和深挚的缅怀,特别是“北邙路非遥,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四句,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在不堪承受的悲哀中所悟到的一种生死之道、悲哀之道。
北邙,原指洛阳城外的北邙山,汉以后成为墓地,北邙遂逐渐成为墓地的代名词。诗人此时处于一种极度的哀伤中,似乎很清醒,又象是有些神志不清,他将通往墓地之路与人的生死之路相比:通往墓地之路并不遥远,然而使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却是,咫尺之内,他和友人之间却成为隔世之人,永生不能相见了。一次次地抚摸着亡人的棺槨,这冰冷的棺木中睡着的,是那么的现实、切近,却又是那么的漂渺、遥远,使他欲诉无声、欲哭无泪。
诗人的无泪,他悲痛至极是一个原因,而另一方面,可以说还夹杂了一种勇敢的反叛精神,一种对虚伪造作的世俗礼仪的蔑视、嘲讽。诗的前四句中,诗人就已用反讽之笔,描写了送葬时场面:街巷内外,纷纷攘攘,喧闹如市。不论生前如何,此时,肃穆的灵车似乎为他在芸芸众生中,赢得了一种无比的殊荣和地位。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组对比:生者的“草草”之象,与死者的“冥冥”之境的强烈反差,既令人感到滑稽可笑,又无不发人深省:在死亡的虚阔沉寂中,在浩渺的生命彼岸,亡者真会需要这些吗?不,这一切,只不过是生者之需罢了。然而,有谁是真正为亡者哀伤吗?那便是无泪的作者。在深巨的哀痛中,他的脑海中萦绕的,始终是关于死者的:友人的过早去世,友人的未成年的子女、友人怎忍心抛下骨肉、撒手人寰、是不是皇天也有不公……在无极的悲哀中,诗人找到了哀痛之泪所不能承载的生死之悟:此岸的人世,美梦温床不过是亡者的灵床,人们终日安居乐业之所正是他们的悲哀永驻之地,而彼岸才是他们永久的归宿。其实此刻,诗人已将对死者的哀悼,移情到对生者的悲哀上:生与死,咫尺之遥,倏忽之间,却是一明一灭,一个漂零一世,一个寂灭永恒。诗人在这超越生死、超越世俗做作的虚礼的无极的哀痛中,同时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人生如寄的永生的悲哀。
作者的人生虚无之感是灰黯的,但其感情之真挚是令人感动的。也许我们没有经历过生死相望的厄运,但毕竟拥有一个无可逆料的人生;我们也许还没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巨痛,但毕竟拥有一个人情充溢的世界。有人在生的大悲大痛面前,会表现出超然的平静,而往往,这种无泪无哭的痛,才是至真、至纯、至深的。
-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原文 西西是香港一位实验型的作家,她的创作以其变化瑰奇、思路卓异而引人注目。 这篇《看画》是西西短篇小说集《胡子有脸》的代序,充分体现了西西散文感觉化情绪化的特点。文章从我
-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八饼,今年纲到最迟。)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寺中多白杨梅、卢橘。)会稽且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 春回大地,古树
-
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
万瓦青烟夕霭生,斗杓迎岁转东城。隋宫守夜沈香燎,楚俗驱神爆竹声。玉树罗阶家宴盛,羽觞称寿彩衣荣。九门朝客思公甚,向晓天风舞雪霙。
-
东隅: 日出处,指早晨。桑榆: 指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语出《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榕潭??Q窍嘧缘翘常?蔽0泊朔健M??衤?觯?莼?踊?簟l航诼薰阃ィ?赇a凛秋霜。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今我忽登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