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宋]欧阳修》原文与赏析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一个少妇的悲哀。她的丈夫整天在外寻欢作乐,尽情游荡,而自己则被幽囚在深宅大院之中,空房独守,一任青春流逝。词的上片写少妇闺中寂寞,而男人却走马章台,去寻花问柳。下片写伤春自伤的感情。换头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表现少妇的青春和爱情横遭摧残,对恶势力无可奈何的心理。而此警句往往为人借用来表达要珍惜青春的意思。
过片的这三句,近人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唐宋词选释)暮春时节,即使无风雨花也谢,何况如今更遇上“雨横风狂”,岂不促使花凋叶零!春已暮,天已暮,风又狂,雨又骤,使人感到备受摧残的花儿将要香消色殒。无情的风雨使春光消逝得更快,少妇的青春也就在这冷酷的现实摧残下消失。她陷入深深的苦闷:“无计留春住”。从“无计”可知她曾多方计谋,设法把春留住,多么急切地希望春光永驻。可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她痴情问花,花却无言。乱红纷飞,意味着落花流水春去也,谁也拉不住它的脚步。
这三句在此词中系为表现女子难言的痛苦服务的。而人们从警句方面欣赏,则使人认为要“留春”是“无计”的,春秋更迭,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只有抓住时机,尽情领略大好春色,并想到春花必有秋实,不婉惜、不哀叹,珍惜春光,向往秋收。
-
这是一首浅白中涵深情、平直中寓奇崛的诗。 首四句点明送友人的时间和地点。深秋的楚地景色,不禁令诗人浮想联翩,渺渺兮骤发思旧之愁怀。诗人曾在唐贞元十九年(803)遭贬南方,为阳山县令,后又曾徙掾江陵,对荆楚之地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都比较
-
《诗经》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
柳宗元 灌水之阳 (1) ,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3)
-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报臧宫诏 《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
-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出处】唐李白《 乌栖曲 》。 【意思】宫中铜壶里的水越漏越多,银 箭的刻度也随之越升越高。起身望月,明月早已坠入江中。淡淡的描 摹,暗藏统治
-
司马光的《闲居》以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为主题。司马光倡导远离纷扰,追求内心平静。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他通过描写田园景色、琴棋书画等随心所欲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宁静的向往。《闲居》展现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平和的生活态度,给人以启发和反思。这篇文章不仅阐述了司马光的生活理念,也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价值观,让读者找到了新的生活感悟。
-
王安石 或问复仇,对曰: 非治世之道也。明天子在上,自方伯、诸侯,以至于有司,各修其职,其能杀不辜者少矣。不幸而有焉,则其子弟以告于有司; 有司不能听,以告于其君; 其君不能听,以告于方伯; 方伯不能
-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这是一首愤怒控诉繁重的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民歌。全篇没有任何渲染,语言明白如话,但却达到了令人震颤的艺术效果。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御匈奴南
-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出处】唐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独不见 》 【意思】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用浓重彩笔来夸饰卢家少妇的 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百多个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求200字古诗词,200字古诗。桃花源记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