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雪·[唐]陆畅》原文与赏析
[唐]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冬日飞雪原属正常的自然现象。雪花漫天飞舞,蔚为奇观,一向为诗人墨客所赞赏。因“瑞雪兆丰年”,人们对雪更是增加了一分喜爱的感情。古代诗词中咏雪之作可谓俯拾皆是。陆畅这首惊雪则另具慧心,以其独特的感受从“惊”的视角发掘出另一番义理。
诗的前两句重在写雪景,同时为后文作了感情的铺垫。“北风急”乃下雪的伴生条件。“如月辉”系雪光明净的写照。因北风呼啸,致雪花纷飞,缘积雪层厚,使明光灿灿。前句是动态,后句为静象;前句富力感,后句多情味。两句以一“怪”字领起,既写出了风起突然,又紧紧切题。其实,北风起大雪飞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怪”字实为下文伏根。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这就思入幽微,不容不“怪”了。天人怎么这么精巧,能够把水剪成雪花的呢?诗人把雪花说成是天公巧剪水而成,水能剪成花,撒满天空,铺遍大地,这一“剪”是奇思奇笔,由此称“巧”自然熨贴。雪融化后成水,逆推它原由水凝成,从而称由水“剪”出,推想合理。剪水成花,怎得不“惊”!
全诗的主轴在个“惊”字,因而它不是一般咏雪抒怀之作,而是穷究物理之诗。从诗人的惊叹可知,诗人从自然现象悟出物态变化的道理,由此使人产生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会向其对立方面转化,“北风急”是天寒的表现,寒而使水汽冰结,雨水转而成雪花。诗如径言此理,则无疑是写自然常识,而用“剪水作花”为喻,立现奇味,促人玩索,同时激活读者的联想,天公之巧,大夺人工,客观规律不可忽视。人只有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巧”成万事。
-
古文·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
-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 作品赏析万指:一作万户。
-
【3616】超人类革命(〔法〕吕克•费希著,周行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6万字,2017年9月第1版,45元)△共3章:①什么是超人类主义?论
-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作品赏析【注释】: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看题目,自
-
水塘耀初旭,风竹飘余霰。幽境虽目前,不因闲不见。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此外更无事,开樽时自劝。何必东风来,一杯春上面。 作品赏析水塘:一作冰塘。
-
八年级古诗词试题大全(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只十首古诗试题要别题目越新颖越好好)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古诗词试题大全,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只十首古诗试题要别题目越新颖越好好,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题。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阅读题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海何时
-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啄。【口卓】自有云霄万里高。
-
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二十岁应进士试,十试不第。命运对他是过于残酷了。当初赴举时,在钟陵(今江西进贤)筵席上与妓女云英相遇。十二年后,仍然穿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