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篇》禅思哲理诗赏析
古剑篇
郭震①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②,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③。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④,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注释】
①郭震(656—713),唐朝著名将领。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县东)人。
②昆吾:传说以昆吾石冶铁铸剑,削铁如泥。
③龙泉:指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传说被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才被发掘出来。
④风尘:指战争。
【诗本事】
郭震少有大志,十八岁举进士,为通泉尉。但他任侠使气,不拘小节,曾经因盗铸及掠卖人口千余以馈赠宾客而犯法。武后欲治罪,和他交谈,发现他的才华,便索要文章。郭震呈上这篇古剑篇。武后大加赞叹,让学士李峤、阎朝隐等人传阅。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后又出使吐蕃。
【赏评】
据说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而铸成紫气直冲云霄的千古明剑——龙泉宝剑。龙泉剑剑光寒如霜雪,让良工嗟叹不已。将之放入琉璃玉匣之中,其光闪闪若朵朵莲花。就连剑的剑格的错金都直耀明月。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但也曾为君子英雄所佩用,助英雄行侠。龙泉宝剑精美绝伦,虽被沦落埋没,但它的紫气依然会上冲于天,直射斗宿、牛宿之间。显然,郭震是借歌咏龙泉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的感慨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其不羁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使人在艰于呼吸中,得到一丝希望。
【诗评选辑】
唐·张说:郭震“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
-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舜发於畎亩之中 ① ,傅说举於版筑之间 ②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管夷吾举於士 ④ ,孙叔敖举於海 ⑤ ,百里奚举於市 ⑥ 。 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 ⑦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⑧ ,
-
唐·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 2 ,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3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4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 5 ,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
-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出处】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 【【译注】访问故旧,一半的人已去 世,我惊呼不已,内心备受煎熬。为鬼: 指死去。热中肠:内心痛苦不安。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看到许
-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因为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
-
唐宋词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②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 ③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④ 重进酒,唤鸣瑟。 事无两
-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因为好客,所以酿成上好的白酒款待宾朋; 为收藏好书,不惜耗尽财富! 【评析】 下面是几则藏书的小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 “藏书痴”,名叫刘源,“平生无所嗜,惟专一于书
-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年代】: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
-
控沧江,排青嶂,燕台 ② 凉。驻彩仗、乐未渠 ③ 央 ④ 。岩花蹬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寄一笑、何与兴亡!量船载酒,赖使君 ⑤ 、相对两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