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团圆·楔子·[元]杨文奎》原文与赏析
[元]杨文奎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杨文奎的这首诗的前两句字面上写的是人和花与时间的关系。但结合后两句来理解,侧重表现的其实是“人”。这“人”既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整个社会人生,也可从狭义上理解为某一个具体的人。“千日”非实指,而是概数,表示比较长的时间,“好”是美好之意。“千日好”本指人生长久美好之意,但冠以“无”字加以否定,则表明这种情形不可能存在。国有兴衰,人有沉浮,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毕竟非常短暂,稍纵即逝,极难把握。所以原作后两句说“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意即人若不趁着青春年少及早计划安排,过了此时便不会有什么作为。这里的“计算”不但是指计算时间,而且包含着立定志向,计划安排,珍惜青春。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劝勉青年人要珍惜短暂的青春年华,早作部署,干一番事业,不要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浑浑噩噩度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生。这样的思想内容不仅在当时,就是今天看来仍然有其积极意义,能够启人思索,催人奋进。这层意思在诗句中虽然没有明说,而给读者的印象却非常深刻。这主要因为作者运用了以下两种表现手法。
其一是巧用比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从内容上看,上句说人生没有长久美好的道理,下句说花儿没有永久鲜红的道理,人要衰老花要谢,二者颇有相通相似之处,作者正是抓住了花与人的这一相似点,巧妙设喻,一实一虚,虚实结合,将所要阐明的哲理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传神。从审美心理角度考察,这样写比单说一句“人无千日好”更能唤起欣赏者的美感,激发欣赏者品评诗味,探讨哲理的浓厚兴趣。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这个比喻中,本体与喻体以工稳的对仗句式构成,一出一对,二者结合得自然机巧,毫无斧凿痕迹。短短十字,既有诗理、诗味,又有诗趣,诗美,值得学习借鉴。
其二是正意反说。这两句诗本意是劝勉青年珍惜光阴干事业,所要表达的是“正意”,但作者却不从正面去直接阐述,而是从反面以否定句的形式加以表现,不仅使诗意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且使诗情显得真挚深沉,谆谆如诲。“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四句三次否定,深含着切肤的人生体验,凝重的失败教训,比直接述说更能促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奋进。正意反说,实在是文学作品增强表现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作品赏析原题: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
-
《绣谷春容》是明代小说家艾仲明所著。小说以绣娘茶花为主题,描绘了绣娘们手工绣花的过程及其美丽的艺术成果。
小说以娘娘庙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巧夺天工的绣娘茶花。这朵茶花是由美丽聪慧的绣娘用千丝万缕的线线刺绣而成。她们用心血和智慧将一朵朵茶花绣在了绢背心上,使得这些绢背心宛如真实的花朵般绚丽夺目。
小说通过描写绣娘们的绣花技巧、细腻的手工,展示了她们精湛的刺绣技艺。
-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名句】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 ① 者也,国民之明镜 ② 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注释】①切要:最重要。②明镜:历史有借鉴作用,故曰明镜。 【释义】史学是学问中最博大最重要的一种,它是国民的明镜,
-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
-
题中的“同作”之意,可知这十首词为同时之作,属组词性质。再进一步考证,其第十首“卅年尽铸神州铁”叹嗟刘公岛战败、北洋舰队覆灭,为乙未正月事。
-
【4168】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美〕克莱·舍基著,胡泳、哈丽丝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5 8万字,2018年3月第1版,62 9元)△7章:[
-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
-
天阴一日便堪愁,何况连宵雨不休。一种雨中君最苦,偏梁阁道向通州。
-
二十四释盗遗布二十四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
-
别了,我的幻想! 别了,我的爱侣我的情人! 我要离去了,不知去向何方, 不知面向何种命运,也不知还能否与你再见, 所以,别了,我的幻想。 现在——让我最后一次回顾一眼; 我内部钟声嘀嗒已渐慢渐弱, 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