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旅店·[清]王九龄》原文与赏析
[清]王九龄
晓觉芳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自古哲人诗客,于光阴之速,生命之短,每感怆低徊,长言咏叹。孔子在河边观水,有逝者如斯之叹。屈原赋离骚,于时光飘忽、美人迟暮,尤三致意焉。而汉魏以还,随着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此种人生感慨,更由简单的主旋律化为五音繁会的人生奏鸣曲。曹植赠徐幹“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把短促的生命浓缩为一日,故有惊听回视之效。李贺浩歌“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以神仙与长寿者为比照、更见出人生须臾光景。司空图狂题:“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更带有晚唐时代的悲凉韵味……。凡此种种,都在发挥中国诗史上人生短促的母题,花样翻新,变化无穷,而题旨归一。耐人寻味的是,同一主题,经过历代才人的凝眸谛视,锦心绣口,况周颐所谓“好言语已被前人道尽”,后来者应有无可措手之叹,然而却仍有人不循旧辙,推陈出新,在后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震撼,激起共鸣。前人论诗词一道“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其言岂然!
题旅店作者王九龄,生当末世,如上所举诗词名句,在他必然是谙熟能诵的。而王九龄却能不囿于前人的思路,赋予传统主题以全新的表现形式。以前此同类作品为参照系,可以见出此诗的艺术独创性。
由诗题可知,此诗写在他乡旅店中。夜梦方回,倦意未消,鸡声啼唱,月华如水。诗人梦中看到故园风物,醒来后方知身在他乡。他来不及整理捕捉残存的梦影,又要跨马踏上旅途。临行之前,他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写成这样一首诗,题写在客店的墙壁上。作者选择这样的特定情境,作为情感的切入点,渲染了全诗的抒情氛围,也为哲理的生发提供了凭借。
此诗上二句抒发思乡之情,下二句超越常见的思乡层次,进而至于对人生底蕴的探索。这两句诗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生短促,光景倏忽,这是第一层,是诗人感慨之所由生。第二层即字面的含义,终年奔走旅途,鸡声催人,马蹄伴行,而韶年光景,就在鸡声马蹄声中飞快消逝了。第三层意思见于言外。盖诗人所慨叹者,不是奔走忙碌,而是不知所忙何事,何为归宿。假如为了理想事业而奔走,鸡声唤人拔剑起舞,马蹄清切可壮行色,那样活得充实,也觉得有意义。而从诗人的感慨看,显然并非如此。他是以身为形役,为衣食而奔走,而且他已在扰扰红尘中奔波多年,将近老境了。如今他又在旅店里,听着远处的鸡啼,看着朦胧的月光,不禁触发了心灵的悸动,人生的迷惘。觉得这一切不得不然,而又毫无意义。诗人即景生情,缘情至理。哲理与诗情相映相生,使得这首小诗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
.布算以步五星,不如仰观之捷;吹律以求中声,不如耳齐之审。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是故神宅空,乐出虚,蹋?匊者以气升,孰能推是理以求天造之药乎?于此有物,其名曰真一,远游先生方治此道,
-
宋词典故·富公公案 【出典】 见“青州公案”条。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庆历末,富文忠公镇青州,会河决商胡,北方大水,流民坌入京东。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八州之间所活者
-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嘉庆著名公羊学家庄绍祖曾说,吾诸甥中,刘申受(逢禄)可以为师;宋于庭可以为友。可见翔凤少时学即有成,受到舅氏的器
-
[唐]吕从庆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焚香怀落落,对酒意嚣嚣。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
-
吾富有钱时王梵志①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
-
换个角度看人生的古诗词引用(请告诉我一些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思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换个角度看人生的古诗词引用,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人生人生无处不飞花让你想起了哪句诗句,请告诉我一些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思的古诗词,比喻“换个角度”的诗句。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不同角度去看呈现不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
-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两京原指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诗歌第五句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②。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③,玉壶光转④,一夜鱼龙舞⑤。 蛾儿雪柳黄金缕⑥。笑语盈盈暗香去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
-
苏子由三国论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