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禅思哲理诗赏析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①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②。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③,寂寞将何言。【注释】
①柳宗元:见南涧中题。
②泠泠: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③旦:天亮。
【诗本事】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赏评】
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诗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能听得到。轻轻开门,来到西园。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入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周围一片静谧,侧耳细听,远处传来从石上流过的泉水声,似乎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鸣叫一声。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直到天明。
这首诗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露重月寒,静夜深沉,萧萧疏竹,泠泠水声,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点染出一种凄清幽冷的禅意的境界,也衬托诗人谪居中郁悒的情怀。
-
《先秦散文·庄子·人间世(节选)》原文鉴赏 颜
-
于是秦逐太子丹 [1] 、荆轲之客,皆亡 [2]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3] ,匿作于宋子 [4] 。久之,作苦 [5] ,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
-
宋曾畿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三衢(q):衢州,在今浙江衢州一带,境内有三衢山。泛:泛舟,划船。 却:又。不减:差不多,不少于。 【大意】梅子
-
小马哥:
-
白水青山空复春,征君晚节傍风尘。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作品赏析首句言春,末句言云安,知是大历元年春云安作。其云入夏,又云
-
作者: 聂石樵 【本书体例】
-
名言: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注释: 八荒之表: 比喻极远的地方。 句意: 说话通过耳朵能听到, 写作通过眼睛能看到, 但情感却寄寓在极远的地方, 不是一下子能够把握到的。 出处: 南朝·梁·
-
[原文] 爰采唐矣? 沫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唐、乡、姜、上,阳部;中、宫,东部。) 爰采麦矣? 沫之北矣。 云谁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
-
《先秦散文·国语·灵公使鉏麑杀赵宣子》原文鉴赏
-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真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