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中秋夜不见月》察古观今诗赏析
中秋夜不见月
罗隐①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②。【注释】
①罗隐:见炀帝陵。
②蟾蜍:古人认为月中的阴影为蟾蜍,故月宫又称蟾宫。
【赏评】
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讽喻诗。诗人借讽叹蟾蜍阴影使月亮永远得不到真正皎洁的天文现象,委曲表露出对世界清平的绝望。前两句“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诗人描写的是一种极正常的景象,薄暮时分,阴云笼住了天空,晚上当然就看不见清亮的月光了,但这两句似乎暗喻着世界的混浊不堪。后两句“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诗人的描写则带上了浓郁的个人感情色彩,只怕等到天晴云散时,也看不到皎洁的月光,为什么呢?因为如玉的轮盘里依旧养着肮脏不堪的癞蛤蟆!诗人选择在中秋团圆时节作此种诗,确实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时代已彻底绝望了。有人说唐诗至此也就落下了帷幕,因为唐人的心已死,李氏的江山也应亡了!
【诗评选辑】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罗隐中秋夜不见月诗:“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本于卢仝月蚀诗,然尤简明。
-
元戏剧《孔尚任和《桃花扇》》鉴赏 继《长生殿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祸之作,不作于作
-
第 366 页[①]纤纤:细小的样子。这二句是说纤纤如玉钩一样的月牙,开始出现在西南楼上。 第 367 页[②]墀(chí池):指台阶。娟娟:美好的样子。蛾眉:古时称美女弯曲的眉毛。这二句是说那弯如蛾眉的新月又照射在东北面的台阶上。
-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出处】唐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意思】自古以来青史留名的功臣 谁不知道,今天看到当代人建立的功名 更胜于古人。青史:史书。见:知道。 【鉴赏
-
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薇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薇的古诗词,含有“薇”字的诗词,带有‘薇’字的古诗句~。魏晋陶潜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 【感士不遇赋并序】唐白居易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续古诗十首 其三】李贺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
蒙蒙春雨湿邗沟,篷底安眠昼拥裘。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采菱辛苦废犁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