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鰕䱇篇·[魏]曹植》原文与赏析
[魏]曹植
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仇高会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鰕䱇篇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解题说:“曹植拟长歌行为鰕篇。”诗中抒写了作者要求辅助皇家、统一九州的远大而崇高的志向,并对一般世俗之士深表愤懑。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壮士之志向远大,难为世俗之士所知。先说鰕鳝这类小鱼只在小水坑里游动,不知世上还有大江大海;燕雀这类小鸟只在篱笆间游戏,怎么会知道鸿鹄遨游于天地之间呢?鰕,即鲵,一种小鱼。䱇,即“鳝”字,黄鳝。潢,小水坑。潦,道路上的淤水。“鰕䱇淤潢潦,不知江海流”二句,本于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语江海之大哉!”藩柴,篱笆。鸿鹄,即鹄,俗称天鹅。“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二句,本于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上四句,都是说明世俗之士不知壮士之心,用的是比喻。以下两句,就直接从人事角度来说明:“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世上的士人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末他崇高的德行,别人必定无可相比。此诚明,即诚明此,真正明白上述所说的这个道理。固,必。俦,比。从这一层的六句来看,无疑,作者是希望世上的士人,能够学习鸿鹄,而不要去学习燕雀、鰕䱇。
诗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讥刺世俗之士之卑微渺小。“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驱车登临过五岳名山,然后才知道丘陵之类的土山真是太小了。驾,驱车。言,语助词。小陵丘,以陵丘为小。这两句是比喻,说明人有崇高志向,才能发现世俗之士的卑微渺小。接着就描写世俗之士的丑态:“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往下看看那些奔走于仕途的人,他们只知道追逐势利。上路人,指奔走于仕途的人,即世俗之士。“势利惟是谋”即“惟势利是谋”,惟谋势利。
诗的后六句为第三层,说明壮士之志的具体内容。壮士的志向是:“仇高会皇家,远怀柔九州。”攻克强敌,辅助皇家,建立大业;远大的抱负是要统一安定九州。仇高,李光地说:“仇高者,仇敌之强,指敌国也。”远怀,远大的抱负。柔,安定。九州,指全中国。作者进而又描绘壮士的形象:“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我挥动诸侯之剑”,发出雷霆之威;勇猛战斗之情,纵横洋溢。抚剑,持剑。而,同“如”。雷音,言威如雷霆之震。“抚剑而雷音”,典出庄子·论剑:“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曹植的身分也是诸侯,所以此典用得十分切贴。诗的最后两句,则又对世俗之士发出感叹:“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世上一般轻浮浅薄之人只会像燕雀那样嗷嗷乱叫,又有谁知道我心中的忧伤呢?泛,浮在水上。泊,停船。泛泊,此指世上游游荡荡混日子的人。徒,只。嗷嗷,乱叫声。壮士,作者自指。忧,指不能实现抱负的忧伤。
古语说:“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曹植的这首诗,也包含着这一深刻的见解。诗中,把壮士和世俗之士,对比着描写,因此壮士的形象和世俗之士的形象,都显得十分鲜明。
-
写作时,正面地、直接地写是实写,侧面地、烘托性地写是虚写,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写文章要注意实写和虚写的巧妙结合,如果虚实安排得当,就会虚实相生,使实写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全篇富于变化。 文章可以有:
-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画,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融情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
作者: 金其 《东观汉记》是东汉一代的国史。东观是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安妮日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安妮日记里的名句,求二战《安妮日记》中那首很著名的诗,求安妮日记里的名句拜托各位了3Q。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2、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3、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
位下才高多怨天,刘兄道胜独恬然。贫于杨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郡丞自合当优礼,何况夷陵太守贤。
-
作者: 吕进莫海斌
-
拙: 笨。谓真正灵巧的人表面上看像很笨拙。语出《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所著《老子》一
-
蒲松龄甲寅辞灶作到手金钱,如火燎毛,烘然一焠完之。值祠神时节, 莫备肴胾。瓦垆仅有
-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