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武陵溪》察古观今诗赏析
武陵溪
胡曾①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注释】
①胡曾:见华亭。
【诗本事】
晋代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一文,其中写到“武陵溪”。
【赏评】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是众多文人雅士心仪的乐土。而通向这乐土的必经之地便是“武陵溪”,武陵溪水其景若何?读胡曾此诗便可一览。“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春日的溪水里辉映着蓝天上的朵朵白云,透彻无比,溪水之上漂流着片片新落的桃花瓣,白与粉,水与花的世界,静而美。这便是诗人给我们精心图画出的一幅武陵溪春日图。“彻云根”“片片新”乃出奇之语,武陵溪迷人的清新美似扑面而来。后两句“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的立意悠然出自前两句超凡脱俗的美景,在这般景致下,如果说“长生”之言是假的,那洞中怎会住着“不知有汉”的“秦人”呢?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美景,竟又将其感动,深信“世外桃源”为真,语调轻柔,诗意浪漫而缥缈。
-
那是1984年的9月,我的生活来了个大转折,全家落实政策,“农转非”的喜事降临在我身上。12月,通过杭州铁路分局诸暨车务段的招工,掉进了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即平居。这首小诗是诗人中年游宦,闲居思家之作。 首句说: 亲人从远方寄来的书信,和我夜来的归梦同样地沓远难凭,引起了我悠长的
-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① 。 大夫种乃献谋曰 ② : “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 ③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 ④ ,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⑤ ,胜未
-
诸葛瑾传诸葛瑾传 【题解】 诸葛瑾(174—241),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东吴重臣,官至太傅,其
-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值
-
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中部南麓。1926年1月兴建,1929年落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由北京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墓傍山而筑,由南往北逐级升高,共有花
-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作品赏析原注:赞,京师大云寺主,谪此安置。【鹤注】诗云陇月向人,又言菊荒莲倒,当是乾元二年晚
-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作品赏析蔡梦弼曰:光禄坂,在梓州铜山县。【鹤注】此是宝应元年在梓州
-
〔原道训〕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 ① ,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 ② ,四夷纳职 ③ ,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