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竹·[清]郑燮》原文与赏析
[清]郑燮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板桥画竹,挺然而立,寥寥数笔,生意盎然。这首诗写他四十年来画竹的经验与甘苦。挥毫于手,深思于心,诗人悟出艺术创作规律的真谛。
这位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出身穷苦,早生即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他很喜爱画竹,以示自己高尚的气节。晚年辞官归里,后又重到扬州卖画,“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可见郑板桥一生与竹结下不解之缘。“四十年来画竹枝”,是他艺术实践的真实写照。画竹四十年,坚持不懈,本可驾轻就熟,但郑板桥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日间挥写夜间思”,写出了画家精心构思,不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正由于“夜间思”,故能做到“日间挥写”时,胸有成竹。这也是他所画之竹千姿百态、别具一格的原因。郑板桥作画,甚为重视灵感的培养,必做到“意在象前,象在意后”,孜孜在心,然后一挥而就。“十日不能下一笔,闭门静坐积萧瑟。忽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又赠牧山)这是他作画“惟在积思”的经验之谈。
第三句“冗繁削尽留清瘦”,是他“思”的结果。删繁就简,必须具备更高的艺术概括力。“冗繁”与“清瘦”鲜明对照,优劣自明。郑板桥作画作文,皆不落俗套,不泥法古人。在与江宾谷、江禹九书中说:“学者当自树其帜”。他是身体力行的。
“画到生时是熟时”,是画家入木三分的深切体会。熟能生巧,一个艺术家要能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不断创新,首先要“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熟中求生”。四十年来的画竹的经验,使画家掌握了“生”与“熟”之间的辩证关系,句中的“生”,可理解为“活”的意思,画家妙笔生花,所画之物,勃勃有生气,像有生命的一样。郑板桥说:“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题画)。这个“生”,还可以理解为“新的意境”。画家泼墨四十年,在不断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出新意。由生而熟,又由熟而生,如此循环、升华,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方能达到艺术顶峰。
这首诗写得通俗明晓而又耐人寻味。板桥作诗文犹如其画,自成一格。板桥自叙说:“吾文若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可见板桥作诗也是很重视文笔清新而别出心裁的。
-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
-
祈求吉祥如意、百年和合,生活美满,从古到今都是婚礼中的主旋律。为了更好地奏好人生关键的这一乐章,民间在办喜事中,新人们常常以某些物件来寄托情意。 在临汾一带,盛行着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共同植树的习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一飞冲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一飞冲天的诗词,描述一飞冲天的诗句,形容人一飞冲天的诗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夫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夫妻恩爱的诗句,关于夫妻恩爱的诗句,形容夫妻的诗词。形容夫妻恩爱的诗句如下:《留别妻》苏武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
-
他在学术上很有造诣,思想敏锐,观点鲜明。他曾作读书札记《日知录》,以“明道”、“救世”为宗旨,该书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政治思想。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析】 《明天》写于1920年7月,是鲁迅小说中最早集中刻划封建社会中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短篇小说。 作品着重表现单四嫂子由于相依为命的儿子的病死这一悲剧,展现其悲惨的境地和环境的冷酷:庸医何小仙和药材
-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
本篇是《聊斋志异》中典型的写人狐之恋的作品,但其主人公由狐狸幻化而来的青凤,却和其他狐女不同。其他狐女大都具有一种超现实的力量,神通广大,如娇娜,她能用一颗神奇的红丸治病,以致起死回生;而青凤除了能幻
-
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年深不辨娃宫处,夜夜苏台空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