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拟咏怀·[南北朝]庾信》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拟咏怀·[南北朝]庾信》原文与赏析

[南北朝]庾信

惟忠且惟考,为子复为臣。

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

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

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

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

此诗写身败名裂,希望全成梦幻,只有终老长安的悲伤哀叹,表现了诗人对人事变化无常的困惑和体味,咏怀中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惟忠且惟考,为子复为臣。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此四句写诗人由美名四播跌入身败名裂的窘境。前两句言庾氏世德忠孝,累传至己,既为庾氏之子,复为梁朝之臣。为与负盛名时恬适心境相对应,诗人用两个“惟”和两个“为”,将诗的语气拉得舒缓迂徐,造成了一种回环跌宕的炫示效果,生动地展示了饱经人事变迁的诗人在叙述既得孝子之名,又有忠臣之誉,忠孝两全的辉煌过去时的自矜之态;后两句说现在人事既尽,虽身败名裂,也无暇计较了。由于诗人使魏而为魏国所留,不能归梁,遂得逆子贰臣之恶名。这种在诗人最顺心得意时突然降临的变故,使得往昔的一切美誉因此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只留下了终生为人不齿的遗憾和悲哀。二句逆转诗意,写出人事变故后,诗人精神上的巨大失落。如果说美名是妆扮诗人矜持的油彩,那么一经风雨的袭击,其状况往往连烂泥都不如。在诗人看来,人是难以把握自己的,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世事变化更是叫人难以捉摸、惊诧不已。人在得意顺心时念这顾那,总嫌美名不显,身份不贵,而一旦背时失意,一切都抛开而无所顾念了。这隐伏着的理性潜流,实即是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深刻体味。

接着诗人用“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二句来安慰自己,为自己滞留北方开脱。“吴起”,战国卫人,初为鲁将,闻魏文侯贤,往归之。“韩非”,战国韩之诸公子,善著书,秦王见其书而悦之,欲得其人,因急攻韩,韩遣非入秦。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言自己去梁即魏,犹吴起辞魏,韩非入秦。言外之意,自己滞留魏地并非出于本愿,实乃不得已而为,这不应遭受谴责,更不可与叛国投降者同日而语。

尽管诗人以古人作比来宽慰自己,但毕竟身处别国,身败名裂的阴影总是笼罩在心灵上,无形的精神磨蚀,使诗人“壮情已消歇,雄图为复申”,早年的壮烈情怀消磨殆尽,为国报仇的雄图大略也不再能实现。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一旦因为人事变迁而万念俱灰,那他从此只能在内心巨大的矛盾痛苦中为躯体而行尸走肉般地生活。这是诗人于咏怀中寓含着的又一深刻哲理。

更使诗人感到痛苦不已,终生耻辱的是“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华阴,即华山的北面,今陕西潼关县西地,此即指长安。关外人,函谷关以外之人,此处犹言异国之人。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人,上书乞徒东关,于是徒关于新安。此句言自己离梁去魏,永留长安,虽也享有荣华富贵,但因“终为关外人”,故感到无限的耻辱和难言的痛苦。而全诗至此也就在咏怀中完成了对人事变迁所作的深刻的哲理思考:人事变化莫测,命运为人事所播弄,人对生命方向的选择常常是艰难的、身不由己的。

猜你喜欢
  • 《题榴实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徐渭 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 ① 。 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注释】 ①向日:对着太阳。 【评说】 本诗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徐渭墨迹《榴实图》题诗。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书画家、文

  • 季栋梁《成为一个文化人》

    “你为什么写作呢?”不止一次接到过这样的提问,我也不止一次这样回答:因为对文化的崇拜,对文化人的敬畏。当然得从小时候说起。我们村是

  • 古文辞类纂《王介甫祭王回深甫文》全文

    王介甫祭王回深甫文 嗟嗟深甫!真弃我而先乎?孰谓深甫之壮以死,而吾可以长年乎?维

  • 韦应物《送雷监赴阙庭》全诗赏析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 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旧游》全诗鉴赏

    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余糟醑。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一

  •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后期也。

    名言: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后期也。 注释: 宪: 法令。俗: 民情风俗。被: 服从之意。 句意: 有命令就能执行实施, 有禁令就能制止, 法令所到之处, 民情风俗就

  • 鲁迅《外国也有》全文、注释和赏析

    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 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日本人笑中国人好弄文字,但日本人也一样的弄文字。不抵抗的有甘地;禁打外人的有希特拉;狄昆希吸鸦片;陀思妥夫斯基赌得发昏。斯惠夫德带枷,马

  • 《蜀道难》(李白)原文|鉴赏|赏析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布拉瓦茨基夫人——宗教高不过真理

    西藏法师 通神协会标志 布拉瓦茨基夫人(1831—1891)如果不是生活在19世纪,而是生活在15或者16世纪,那么她一定早就被当作妖魔而活活地烧死了。她的一双“大西洋眼睛”又大又蓝,闪烁着火焰般的光

  • 《欧阳修散文名篇·画舫斋记》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短短的文章中,既有作者对风景的描绘和其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又有由此引发的感慨,可称是借题抒臆,以小见大。从本文中既能看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又能因见作者的人格与境界之高迥,层次分明,是一篇抒情写意的佳作。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