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比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照规则,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情势危急可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
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尚可持”和“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在下棋方面浪费时间的不满。
E.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2.颔联、颈联写出弈棋者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的?(6分)

参考答案
1.C D(选对一项2分,两项全对5分)(C.“已经”错,诗歌是说“尚可持”,即希望局势还能挽回;D.“表明了作者……的不满”错,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意在反衬人们下棋的专注,连时间都忘了)
2.弈棋者的形象:心思缜密、神情专注、意志坚韧。(3分)作者通过比喻、用典、对比来刻画。把弈棋者的心比作“蛛丝”,足见其心思之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心无旁骛;用只剩一眼的危急情形和弈棋者的努力构成对比,突出弈棋者坚韧。(3分)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下棋为题材,通体而论,应属佳作;但最富于烹炼的瞥句,该推“心似”、“身如”这一联。侧重于对手双方的拼搏,写得生龙活虎,但较之黄庭坚的突出心理状态,思深笔健,富于哲理,还是稍逊一筹。
写事写物的诗有其难处:一是难以刻画入微并形中见神;二是富有寄托,寓言外之意,发人深思,并非易事。下棋更不易写。棋盘、棋子,这都是没有什么好写的,关键是要写出下棋的对手双方的心理活动。苕溪渔隐丛话曾引过一首观棋歌,其中有四句写得神采奕奕,十分符合下棋情景:“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首言布局之初,春云待展;次言双方鏖战之烈;再次变局忽露,但端倪难测;最后则突出脸中取胜,出人意表。这一种写法,侧重于对手双方的拼搏,写得生龙活虎,但较之黄庭坚的突出心理状态,思深笔健,富于哲理,还是稍逊一筹。
“心似蛛丝游碧落”这一句,取自常见事物,但却奇崛异常。“蛛丝”之小,对衬“碧落”之大,已是一奇。而又偏偏不曾断绝,这就更富奇观。其毅力之非凡,恰可喻弈棋人殚精竭虑,务求胜算。然而,胜算之得,又决非轻而易举。左右为难的事,在棋局中是常见的。这就会徘徊,会沉吟,要冥思潜想。其深细,其浮动,其倏忽变化,如同空中随风飘荡的蛛丝。至于“身如蜩甲化枯枝”,则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做枯树,手臂当作树枝。典故被运用到这里来,喻对局者意志集中,已达到忘我境界。会下围棋的人都知道,这种情景是很逼真的。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不仅是逼真,而更在于传形得神,以沉蓄的精力,写出深邃的神思。清代蒋澜只看到这两句的“穷形尽相”、“绘水绘声”(艺苑名言卷一),评价过于浅显。这两句的刻画和铸境,不止于弈棋,而有其更广泛的艺术概括,用于其他方面也是可以的。
颔联以刻画弈者的心思专一为主,那么颈联却是以描绘奕者的斗志坚韧为主;前者极写其忘我之境,后者极写其一意扭转危局之情。“湘东一目”,是用的南朝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理说,围棋要有两个“眼”才能活,可此时只有一眼,其结果十分不利。然而对此,弈者却决不服输,仍然在精心运筹,希望背城一战,总算还有个平分天下的局面。前面的“诚堪死”已是山穷水尽,后面的“尚可持”这一急转,却又表现为柳暗花明,蟠屈老辣之笔,充分展示了黄庭坚的特色和擅长。
结尾虽然比较平淡,但即能席卷前文,并出以风趣之笔,以从容反问作结,表明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因一心鏖战,连夜阑更尽、星沉月落也都忘却了。这里把前文的心思专一和意志坚韧两层内容完全包罗,情景相生,将诗人眼前的对弈情境推向远处,不粘不滞,这就好像电影镜头的“淡化”,得“远而不尽”之妙。
黄庭坚之所以能写出这一种化境,决不仅仅是源于其弈棋经验,也是得力于其诗文构思和禅悟的触类旁通。庄子的技进于道,禅宗的所谓“心妙以了色”(大十二门经序),这些哲理,都给过他影响。
猜你喜欢
  • 李白《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全诗赏析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何惭聂政

  • 杜甫《九日曲江》全诗赏析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作品赏析当是天宝十二载作。盖十三年九日有寄岑参诗,十四年九日有杨奉先诗,此诗盖在前也。时公年四十有

  • 王褒《渡河北》阅读答案及赏析

    王褒的《渡河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作品。读了这首诗后,我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美丽河北地区。诗中描绘的渡河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同时,王褒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浩渺的大自然和纯朴的乡村风情。《渡河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家乡乡愁的表达。这首诗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心中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温馨、深情的情感,正是王褒诗歌魅力所在。

  • 《永庆升平全传》原文和解析

    永庆升平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合集。分《永庆升平前传》、《永庆升平后传》两种。 永庆升平前传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永庆升平全传》、《永庆升平》。十二卷九十七回。不题撰人。据序知由姜

  • 韩修龙《逝者如斯》散文鉴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都如河水。有的人如河水流过就流过了,而有的人如河水流过去了却时时被人忆起。 ——题记 雨声里怀

  • 《玉仙群谶赏析》

    【注释】:原注:王仙君上升时留谶曰:皂木不结子,结子人得道。其皂木之侧有一炼药坛,亦谶曰:枯木不用伐,坛坏不用修。坛之前有一井,白龟吐泉於其中,亦谶曰:吾乘龟往来,龟归吾亦归。仙君在日,炼水火成药。千日药成,遂倚皂木蝉蜕而去。以此观之,其白

  • (仙吕宫过曲)醉归花月渡 顾人破雪

    《中原音韵》 顾人破雪多别话,斯人默寞望天涯。 江驿亭津客蒹葭,就教情若孤舟下。时差。 窗间酒筹衾枕匣,殊间烛微摇息纱。 汨没阡花,依帘泪沾洒。 拈入砚相思字,向月斜扉挂。 凝结檐冰凭镜疤,给

  • 《诗经》-《蓼莪》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缾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 杜牧《偶题二首》全诗赏析

    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深夜悬双泪,短亭思远人。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明月轻桡去,唯应钓赤鳞。有恨秋来极,无端别后知。夜阑终耿耿,明发竟迟迟。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只应明月见,千里两相思。

  • 苏轼《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一首示坐客》全诗鉴赏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醺。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哀弹本旧曲,妙耳非昔闻。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