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红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诗中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着痕迹慨叹流年似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和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的诗句是: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2)诗中用折射手法,托物寄意,表达诗人对自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冲破攀笼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3)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宫女不甘寂寞,借红叶传情,传达自己向往人间生活的愿望,后人常用“红叶题诗”喻男女奇缘。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委婉、含蓄。

译文:
流动的河水为何急急流去,我在深深的皇宫里整日清闲空虚。
感谢勤劳的红叶,好让它带着我的空虚流到宫外人们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从诗的内容看,很像宫人的口吻。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
-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作品赏析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①。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曲长②。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③。寂寞骊山道④
-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江潮”类的诗句。 春天潮水涌入长江,仿佛海上一轮明月随潮水涌生,江海相连,蔚为
-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首诗是宋徽宗嗣位后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北上廉州途
-
季氏将伐颛臾 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③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④ ,且在邦域之中矣 ⑤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
-
鹊巢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豫章故郡 1 ,洪都新府 2 。星分翼轸 3 ,地接衡庐 4 。襟三江而带五湖 5 ,控蛮荆而引瓯越 6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7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8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什么意思|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内容包括初中语文课本所有古诗,初中语文课本内所有古诗词,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
《水浒传》的好汉一百零八位。谈歌相信,能一个不落记全了这份名单的读者,不多。可是,西门庆这个人物,读者大概都不会忘了。西门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