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新《锦江思》阅读答案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新《锦江思》阅读答案解析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分)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解析】“思”即“想”,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就是作者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因此,只要能准确理解诗歌,便能答对这道题。
2、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解析】从这首诗的文字中(结合第一小题),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剑”,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译文】
独自一人在沧浪古岸边吟诗,看到了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心想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那时我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猜你喜欢
  •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归航

    归航一排归航的船,静静地停泊在黑龙江岸边,船上没有了忙碌的水手,安静得像是一幅油画里的景物。每次望见这些船,都会让我生出许多遐想。

  • 梅尧臣《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梅尧臣 洛阳牡丹

  • 《宿旧彭泽怀陶令赏析》

    开篇二句,一般均以为是释陶令名字之义,即虽想潜藏而不能逃于渊。然而这样解释与下文意思不连贯。南宋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谓深眇则易潜居,如果潭渊明澈见底,就无法藏身,故陶令晚年改名为潜。山谷此处用《庄子·庚桑楚》中的典故:“故鸟兽不厌高

  • 谢松良《诺言无真》

    流窜在微信里的男人,好多都在涉奇猎艳,我和老八也不例外。我们事业有成,收入可观,生活中总想再找点乐子。流连微信的女人,总有一些寂寞

  • 国学名句“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出处和解释

    【名句】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语出唐代刘禹锡《砥石赋》。石头用来磨砺,可使不锋利变得十分锋利;法治之使用,可变蠢笨为智慧。说明必须实行法治。砥:磨砺,利用。钝:不锋利。

  • 古籍名著《集韵》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集韵》是中国古代韵书。宋丁度等编,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版本有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 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曹楝亭扬州使院刻本。 丁度(990—1053),字公

  •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赏析》

    【原题】: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日舟次陈留感怀述事十六韵

  • 《竹》原文、注释和解析

    清·郑燮 1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 2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

  • 《江南行·张潮》原文与赏析

    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皇山。张潮,润州曲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