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张潮》原文与赏析
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皇山。
张潮,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处士。殷璠曾辑其诗人丹阳集,当为开元、天宝时人。工乐府,笔致婉丽。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的极其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过去有的诗评家认为它妙就妙在迷离恍惚。贺裳载酒园诗话:“妙得风闻恍惚,惊疑不定之意。”沈德潜唐诗别裁:“总以行踪无定,言在水在山,俱难实指。”唯近人刘拜山讲得颇明确:“江干一别,魂梦犹萦,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所谓‘常叹负情人,郎今果作诈’(懊侬歌)也。诗中标举两处地名,正要人从其相近悟入,布局巧妙如此。前人未加深究,未免辜负匠心。”(千首唐人绝句)这一分析,颇得诗人用心。
要理解诗人这种匠心之妙,首先在于了解“西湾”和“凤皇山”之所在。宋代苏舜钦的扬子江观风浪:“日暮至瓜洲,系舟泊西湾”,可见西湾在今江苏扬州市瓜洲镇附近。凤皇山,据江宁府志载:“凤皇山在江宁(今南京市)南门内。”由此可知西湾和凤皇山,仅一江之隔,并不是太远的。其次,在于理解“茨菰叶烂”和“莲子花开”的时间。茨菰夏植秋熟,冬天叶子始烂。莲子花即荷花,于盛夏时开放。这样,第一二两句就是说,第一年的冬天分别,到第二年的秋日还未回还。分别的时间可谓不短,而两处相隔的距离却不远。这个矛盾,一方面使得她更为思念,因而“妾梦不离江上水”——他是从水上离去的,以为他可能飘泊天涯了。另一方面却反映了男方久而无信,近而不回,可能有了异心。郎在凤皇山,也只是靠“人传”,并非他自己捎来了信。“妾梦不离江上水”,还一往情深,执念不舍,可是郎却无影无踪,更听说就近在对江,怎不叫她要失望而怨恨呢!“妾梦”的执着沉迷,和“人传”的似准似误,“江上水”和“凤皇山”的根本对立,把个痴心女子负心郎的意思披沥无遗。
-
岁暮风雨交,客舍凄薄寒。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幽人忽富贵,繐帐芬椒兰。珠煤缀屋梢,香氵诣?音诣,松沥也。出《本草》注。?流铜盘。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
【原题】: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
-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
白先勇 钱夫人到达台北近郊天母窦公馆的时候,窦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已经排满了,大多是官家的黑色小轿车。钱夫人坐的计程车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来。窦公馆的两扇铁门大敞,门灯高烧,大门两侧一边站了一个卫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出处】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思】床头屋顶在漏雨,找不到一块干处,雨脚象麻线一般,毫不间断。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
-
夫国之匡辅,必恃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是以明君博访英贤,搜扬侧陋;求之则劳,任之斯逸,此以求贤为贵也。夫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人才有长短,能有巨细;君择材而授官,臣量己而受职,则委任责成,不劳而
-
【诗人简介】 沈全期:(656?-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青少年时代曾事漫游,到过巴蜀荆湘。上元中进士及第,后任考功员外郎,预修《三教珠英》,任通事舍人,转给事中。中宗复帝位,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劳动实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于劳动的古诗,歌颂劳动的古诗词大全,关于实践的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
-
题解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主要阐述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施行仁政的人,人们都来辅佐他;反之,人们便都背弃他。孟子的这个认识是针对当时的历史现实,总结了前人的许多经验而提出来的。直到
-
苏辙 古之君子立于天下,非有求胜于斯民也。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唯恐民之入于其中以不能自出也;为赏以待天下之贤才,而唯恐天下之无贤而其赏之无以加之也。盖以君子先天下,而后有不得已焉。夫不得已者,非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