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阅读答案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夜泊”之景的?请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本诗颔联以声衬静,夜晚村舍人已入睡,庭院人已空,远远听见犬吠声,以此来衬托出归来之时夜晚的静谧。(3 分,手法1 分,分析2 分)(2)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色彩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恬静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2 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
2.(1)月夜归家的喜悦。诗人月夜归丁卯桥村舍,听见桥响犬吠,看见紫蒲红叶,归家的愉悦心情油然而生。(3 分)(2)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诗人自来就有回家的打算,心愿终于得到满足,摆脱了官场俗务得以归园田居。(3 分)
(每条3 分,情感1 分,分析2 分)
二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_______、_____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参考答案】庭院
【试题解析】此题前有“明月、岩石、木桥”,后有“水槛、红叶、江船”,之间也就只有“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了,仔细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
2.“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你应该很有经验了。老山界中写“春蚕咀嚼桑叶”,最后一刻有“写字的声音”,口技中有“遥闻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声衬静,更何况诗歌还提醒“月凉风静夜”,答案自然要写到“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之类的了。
3.“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①对官场的厌倦;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③回家的喜悦;④想归隐;⑤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
【试题解析】作者为“太和六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要写“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
-
【4355】海洋发展:现实与构想(贺鉴主编,于洋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6 2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45元)4章:[1]海洋治理经验;[2]海洋权益
-
【5360】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美〕杰弗里·图宾著,何帆译,译林出版社,印张16 375,2020年10月第1版,88元)△4部:一、[1]联邦党
-
明·刘基 2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3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
-
《五代西蜀词人韦庄<fontID="Note.m.20080721-m300-w001-0010000002153"style="text-d
作者: 叶嘉莹安易 【原文】:菩萨蛮(五首)一红楼别夜
-
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
-
清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刘为人短校)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AA22。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腴田未可买,
-
谢墅多幽赏,华轩曾共寻。人闲聊载酒,台迥独披襟。水落陂光淡,城当山气阴。惟余桃李树,日觉翠蹊深。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出处】李白《赠孟浩然》 【翻译】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鉴赏】 孟浩然的高尚品格如同巍峨的高山,怎 么能仰望到它的顶峰,我们只能徒怀敬羡他美德之情。李白化用
-
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著名篇章。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负,希求建功立业,垂名青史。曹操一
-
抖擞尘缨捋白须,半酣扶起问司徒。不知诏下悬车后,醉舞狂歌有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