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春寒》阅读答案附赏析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
②“青帘”指酒旗。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
答案
1.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2.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意思对即可)
二: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2.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赏析】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范仲淹革新失败的历史背景,不难理解诗人此时因改革处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凉的深意。
-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①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②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③ 【注释】 ①朱粉:脂粉。朱,正红色。深匀:指浓妆。匀,抹;搽。②诸
-
我的爷爷是个大孝子。 他在自己的妈妈,也就是我太奶奶,生病以后,一个人在病榻前精心照顾了五年,直到太奶奶去世。 太奶奶81岁
-
望蓟门祖咏①燕台一望客心惊②,箫鼓喧喧汉将营③。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④。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⑤。少小虽非投笔
-
旧游分散人零落,如此伤心事几条。会逐禅师坐禅去,一时灭尽定中消。
-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 ①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②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③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④ 衣带渐宽终不悔。 ⑤ 为伊消得人憔悴。 ⑥ 【注释】 ①伫倚
-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觉来疑在
-
顶针“顶针”是六十年代畅销的物品。一个十公分宽的圆形铁环,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窝窝,做针线活时戴在右手的中指上,针穿不过去时,用
-
在春天,叫醒我的,是鸟,是一只只藏在深山中的春鸟。 早起,春山寂寂,躺在床上看青灰色的晨曦流进后窗,鸽群“呼啦啦”地从窗前飞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山坡羊·道情 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 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