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塞路初晴》阅读答案及简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塞路初晴》阅读答案及简析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6分)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2.(5分)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6分)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2分),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景象(2分)。

2.(5分)作者借描绘傍晚塞外雨后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之后,悠然欣赏,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的悠闲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5分)。


简析
塞路初晴是一首边塞诗。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猜你喜欢
  • 柳永《传花枝》全诗鉴赏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

    [宋]朱熹 空山初夜子规鸣,静对琴书百虑清。 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历

  • 《极乐寺纪游》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高梁桥 ② 水,从西山 ③ 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④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⑤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

  • 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

  • 《春夜闻笛·李益》原文与赏析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此诗是作者

  • 姚中华《最后的柏庄》散文鉴赏

    一 一堵老墙,连同它支撑着的村庄上的最后一间老屋,在一阵刺耳的轰鸣声中轰然倒塌,溅起烟雾般的尘土扑向周围的断垣残壁,也扑向周

  • 朱亚龙《遥望敦煌》

    大概身处其中久了,便没有了太过灵敏的嗅觉。在河西的天空下遥望,沙枣甜瓜即已入口,蓝天白云也已入眼,丝绸古道是否也该入心??从兰州向

  • (秦 牧)《土地》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秦 牧土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秦 牧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

  • 韩愈《为人求荐书》原文、赏析和鉴赏

    韩愈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 以某为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圃,长

  • 凭阑人·寄征衣·姚燧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人。一生仕途坦畅,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曾主持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