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白居易《秋雨夜眠》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居易《秋雨夜眠》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释:
(1)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2)宿(xiǔ):夜。
(3)瓶:烤火用的烘瓶。
(4)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5)阶:台阶。

【注】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首诗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这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分)
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6分)
3.结合全诗分析老翁“安闲”的特点。(4分)
4.诗末“霜叶满阶红”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5.作者是如何表现老翁的“安闲”的?请简要分析。(3分)
6.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4分)

参考答案:
1. “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1分),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1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1分),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分)。
2.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
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每联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卧迟”写老翁闲坐闭目养神,不希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说明他具有闲淡的情怀;②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并不急于起床,体现老翁的闲散;③树叶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打落,令人深有感触,“老翁”却“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

4.反衬、衬托的手法(1分),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艳艳的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3分)。(从其他角度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5.老翁“卧迟”,表现了他闲坐养神、不喜早睡的悠闲;“睡美”表现了他心无牵挂的闲适情怀;“未起”写出了他打算继续躺着的闲散,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每点1分)
6.这是以景结情(或“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写法,以一夜秋雨后落叶满阶的景象来衬托老翁对此漫不经心的清静淡泊的闲适心态。(写法1分,景象1分,情感2分)

二:
(1)诗人是怎样围绕“夜眠”来表现“老翁”的“安闲”的?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晓晴寒未起”中的“寒”有何意蕴?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秋雨夜眠:“卧迟”“睡美”等句描绘出老翁在秋雨之夜安然美睡的情景,这表现了老翁心无所虑,心境闲淡。(2分)②夜眠之后:“香添暖被”“晓晴未起”等句表现老翁本应起床而不起,继续躺在被窝中,表现了老翁闲散无事、清静淡泊。
(2)(4分)“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的气氛寒冷,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2分)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的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心境。(2分)


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瞌睡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  
D.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D(C项“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错,“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D项“又写了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错,“霜叶满阶红”并非老翁晨起后所见。)
2、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老翁的体衰闲散。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每点2分,意对即可)



译文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吹灯后躺下难以入睡,秋雨声中渐渐入眠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考被子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赏析: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猜你喜欢
  • 晏几道《临江仙》诗意|阅读答案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

  • 《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创作哲学① [美国]爱伦·坡

    我的案头上放着一封查理·狄更斯的便函,他在其中提到了某次我对《巴拿比·罗支》的结构所做的分析。他说:“可你知道吗,葛德文是倒着写《凯莱布·威廉斯》的?他先将主人公陷入重重困境,构成第二卷,然后再想方设

  • 《赴洛道中作赏析》

    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写法略有不同。   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首句仍然

  •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全诗赏析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名言: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句意: 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富足, 而动乱不安定的国家往往贫困。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 一定先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然后再治理。 出处:

  • 带垂花的古诗词(20首带花的古诗全首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垂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20首带花的古诗全首,20首带花的古诗全首,带花的诗句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

  • 《论语·阳货》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十七·一] 阳货欲见孔子 ①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② 。孔子时其亡 ③ 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④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⑤ ,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

  • 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

    【3628】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亨利•哈本丁著,彭李菁译,中信出版社,16万字,2017年12月,48元

  •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根据可可诗词网上的名言“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无论是谁能够胜任非我的职位,他将成为我的导师,可以教我很多东西。而与我处于同一个职位的人,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成为朋友。然而,那些对我阿谀奉承的人,却是我的敌人,吾贼也。这段话告诉我们,应当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要识别真正的朋友和敌人,才能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