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绝句两首(其二)》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绝句两首(其二)》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试题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
(2)、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6.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阅读答案:
2.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的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3.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4.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5、“燃”形容花儿火红,似火样要燃烧起来的样子。
花欲燃,虽然没有正面写花的颜色,却让人联想到火红的山花遍地盛开,姹紫嫣红,极为惹眼。燃字为点睛之笔。
6,这首诗以色彩鲜明,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抒发了作者长久旅居他乡的感慨。

翻译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猜你喜欢
  • 春之遐想经典美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之遐想经典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之遐想经典美文1  仲春时节,一个天气晴和的上午。也许因为好久没有到过庵子塘,似乎得到神秘力量的暗示,脑子里产生超乎自然的心灵感应,突然间记上心来,便决定驾车前去看一看。  我驾着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迤逦前行,一路上峰回路转,清风扑

  • 范仲淹代表作诗词集锦

    范仲淹代表作诗词集锦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题解】 见《范文公正集》。诗题一作《赠钓者》。诗中写渔者驾一叶扁舟

  • 陈斌先《穿越霍山》

    点一袋烟,山泉就叮咚起来擦身而过还有山里的姑娘,滚过的笑声石头不会沉默抬腿走路,叮叮咚咚好像有了山寨的鼓点掩帘而坐,滋事的风就痉挛

  • 具有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具有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大全,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爱国古诗词10首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柳永词《戚氏》: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戚氏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 日本人的皮囊

    【4321】日本人的皮囊(〔日〕茄藤周一著,李友敏译,新星出版社,11万字,2018年2月第1版,39 5元)共3章。何谓日本人;日本特有的事物;

  • 〔台湾〕张香华《木棉花开的路》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台湾〕张香华 【原文】: 美丽不一定要悲哀

  • 岑参《夏初醴泉南楼送太康颜少府》全诗赏析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 辛弃疾《满庭芳 和章泉赵昌父》全诗鉴赏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

  • 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名言: 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注释: 五礼: 古代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制。六乐: 指黄帝以下六代的古乐名, 即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