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送柴侍御诗大约是诗人被贬龙标尉时的作品。柴侍御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1.这两首诗从题材看同属于 诗;从体裁看是 诗。(2分)
2.送柴侍御诗中,诗人说“送君不觉有离伤”的理由有哪些?试用自己的话简述。(4分)
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2分)送别 七言绝句(或七绝)
2.(4分)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第三、四句写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
3.(4分)①王诗中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而是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②李诗中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这种离情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
我写的最早的一篇小说叫《市场》。它由4篇1200余字的小说组合而成,这对当年文学功力尚十分浅薄的我来说,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驾驭的形式。
-
近时冯绍正,能画鸷鸟样。明公出此图,无乃传其状。殊姿各独立,清绝心有向。疾禁千里马,气敌万人将。忆昔骊山宫,冬移含元仗。天寒大羽猎,此物神俱王。当时无凡材,百中皆用壮。粉墨形似间,识者一惆怅。干戈少暇
-
名言: 不尊无功, 不官无德, 不诛无罪。 注释: 官: 使……做官。 句意: 不尊崇没有功劳的人, 不任用没有才德的人, 不诛杀没有罪行的人。 出处: 汉· 韩婴《韩诗外传· 卷三第四章》
-
疏星牢落晓光微,残月苍龙阙角西。玉勒争间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羽仪虽接鸳兼鹭,野性终存鹿与麛。笑杀汝阴常处士,十年骑马听朝鸡。
-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元稹的诗句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上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下一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收。
翻译:
“只愿整夜睁开双眼,回报一生未有成就。”
上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前一句是景物描述,并没有直接关联)
下一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收。(下一句描述了诗人想将心事
-
王安石《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①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② 【注释】 ①憩(qi气):休息。②武陵源:世外桃园。 【译文】 天气暖了
-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
作者: 王之文张国生刘桂兰 【原诗】:十五从军征,八
-
入话: 出口成章不可轻, 开言作对动人情; 虽无子路才能智, 单取人前一笑声。 此四句单道:昔日东京有一员外,姓张名俊,家中颇有金银。所生二子,长曰张虎,次曰张狼。大子已有妻室,次子尚未婚配。本处有个
-
大义感人大义感人 【原文】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1]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2]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楚昭王遭吴阖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