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杨万里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②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九月宋光宗元年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贺正旦使途中,自镇江过长江时作。②英雄:这里指岳飞、张浚等名将贤相。③南宋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烹茶招待金使。
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感慨颇深,感情丰富,请结合最后两联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扬子江上雪过天晴\壮丽开阔的画面。首联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风平获静,江水无波;颔联写云开雾散,天色澄碧,旭日东升,光芒似箭。
(2)这两句景物描写,既照应了题目“过扬子江”,也为下文由景入情,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2.①颈联写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空于山川形胜,照应着雪霁晴空。在山川形胜中寄寓了对英雄人物的感怀和对局势的忧虑。
②尾联写到正是过江之时,且携瓶及水,煮清茶一杯,此时诗人正在迎接金国使者途中,将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煮茶招待金使,这两句看似旷达,实则流露了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过扬子江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从江上景色写起,由景入情,表现了英雄不留,江山空在,人事徒劳的思想,隐含着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担忧。
诗开头写江上景色。首联上句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见其时为晨;下句写风平荻静,江水无波,状其日为晴;颔联出句写云开雾散,天色澄碧,复状其晴;下句写旭日东升,光芒似箭,又见其时为晨。若诗到此结束,那也不过描写了清晨江面晴朗、平静的景色而已,但紧接着的一联,为全诗开拓了一个新的境地。
颈联对句的一个“晴”字,将前两联的描写作了一个概括。但与“六朝形胜”连在一起,其意就不止于描写气候的晴朗了。扬子江畔,为六朝故都所在,而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又与南朝十分相像。此时宋金已缔结和议,宋朝以屈辱的条件,换得了一个苟安局面,因此扬子江畔,这古战场也渐趋平静。这里的“晴”字,除指气候外,也含有形势平静之意。“雪”字与出句“鸿去”呼应。此处“飞鸿”,指“千载英雄”,也就是杨万里同一年在初入淮河四绝句中提到的岳飞、韩世忠、赵鼎、张浚等名将良相。颈联的意思是: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空余山川形胜,映照着雪霁清空。尾联回到题上,“汲江心水”,正是过江之时。这两句的意思是:英雄不留,江山空在,人事百般,终归徒劳无益,不如且饮眼前一杯茶。
-
【名句】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水性柔弱,所以有波纹聚结;树木质体充实,所以能开花。比喻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
-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省壁明张榜,朝衣稳称身。此时无一盏,争奈帝城春。何处难忘酒,天涯话旧情。青云俱不达,白发递相惊。二十年前别,三千里外行。此时无一盏,何以叙平生。何处难忘
-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诗鉴赏 此诗约作于天宝八年(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
-
(孔)子曰:“举直 ① 措 ② 诸枉 ③ ,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二十二) 注释 ①直:正直、善良的。②措:原文为“错”,措置。③枉:弯曲、邪恶。正直的能够校正弯曲的。 【译文】 孔子说:“如
-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王
-
目掩掩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
明天!明天!空虚,无聊,没有意义,但几乎每一天都是这么度过的。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天天地流逝,生活的痕迹却不曾留
-
乐府民歌《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其 二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据影印宋本《乐府诗集》,下同) 《子夜歌》属于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类
-
名言: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句意: 人最可担心的是胸无大志, 胸有大志, 就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 出处: 宋·陆九渊《象山全集·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