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古诗词名字加什么标点(引用古代诗歌的名称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1.引用古代诗歌的名称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引号
口诀: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如果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号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
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标点符号号。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句号应在引号后。
例: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 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2.引用诗句用什么标点符号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如果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号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
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标点符号号。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句号应在引号后。
例: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扩展资料
关于标点符号
1、凡是文字作品,严格说来必须加标点符号,但现代诗歌已形成省略标点的趋向.省略标点是一种不规范的行为,尤其是诗句当中需要断开的,不能省略标点,比如:“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应为“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红叶眷恋)
2、标点符号不仅不能省略,也不能乱用,不该用标点的不能乱用.再以“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为例:不能故意写成“,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或“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如果特别有含义词语需要分开,可“借用”破折号。
3.引用诗句怎么加标点
这个得看你引用的具体内容和在证据话中充当什么样的成分.
例如:
2、描写月光的诗句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是把诗句当成了句子的一个成分(主语和宾语),因此在“霜”字的后面引号的里面就就不应有句号,第二句中的句号是这整个句子的,而不是这句诗的.
又如:
3、此情此景正应了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等到人真正长大了,成熟了,反而不再会戚戚然,不再会无病呻吟,“却道天凉好个秋.”
句号放在引号里面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前面有冒号(如例3).第四句的情况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不太好举例,所以换成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了.这句中,引用的诗句在整个句子中的表达了一个独立的意思,引用的不仅是这几个字,还有这一句的落寞感和意味深长,所以句号要在引号的里面.
4.引用诗句怎么加标点
这个得看你引用的具体内容和在证据话中充当什么样的成分. 例如: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名句,千古传唱. 2、描写月光的诗句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是把诗句当成了句子的一个成分(主语和宾语),因此在“霜”字的后面引号的里面就就不应有句号,第二句中的句号是这整个句子的,而不是这句诗的. 又如: 3、此情此景正应了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等到人真正长大了,成熟了,反而不再会戚戚然,不再会无病呻吟,“却道天凉好个秋.” 句号放在引号里面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前面有冒号(如例3).第四句的情况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不太好举例,所以换成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了.这句中,引用的诗句在整个句子中的表达了一个独立的意思,引用的不仅是这几个字,还有这一句的落寞感和意味深长,所以句号要在引号的里面。
-
【原题】: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沁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
-
关于小学古诗词篇幅增加的议论文(关于古诗漫谈的作文,1000字以上)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学古诗词篇幅增加的议论文,内容包括关于古诗漫谈的作文,1000字以上,带有一些古诗文的作文谁有几段中等篇幅的文章,就是感慨的时候夹,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作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古诗词的篇幅很小,它所发出的光芒尽管穿越千年时空,它山水鱼虫,只有敬亭山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送别时那种离情依依,不忍分手的情景。不知此时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呢?“多情自古伤离别”,表露出多少临别时的无奈,
-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神惊,只道芳魂绝。 3、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4、小院闲窗春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
-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注释与译文]薄薄的云朵在银河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朦胧色彩,稀疏的秋雨点点滴滴,落在梧桐树叶上。诗句以四种物象组合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句中“
-
环滁皆山也〔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3〕也。山行六七里,
-
孟郊试妾与君泪, 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 今年为谁死?孟郊(751—814),字东野,湖
-
春风小院初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