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想象画面(读下面的古诗,想象画面,写一篇文章)
1.读下面的古诗,想象画面,写一篇文章
色彩运用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想象画面,发挥你的想象力,渔人们的生活或是诗人当时在做些什么。
2.读读这几首古诗词你能从中想象到怎样美好的画面呢
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白里透粉,
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得碧清可爱.
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一起亲热的交谈,旁边的二儿子还不时插上几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辛勤地锄草,干得多么卖力呀!而二儿子也并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十分专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
多么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儿,久久不愿离去…
村居(改写)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绿地、暖阳、翠柳、红花,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屋檐上,一对小鸟正用那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嗓音唱着美妙动听的春之歌.
屋子内,刚刚还沉浸在美梦中的诗人高鼎被鸟儿的歌声惊醒了,他揉揉惺忪的睡眼,这才发现:天已大亮了.于是高鼎立即穿衣起床.当他打开房门的那一瞬,就完全被眼前春暖花开的大好景象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深吸着春天醉人的气息,仿佛自己也融入了其中.此时此刻的高鼎,面对如此的大好春光,立即萌发了写生的念头.
一番整理之后,高鼎便背起行囊出发了.
一路上,鸟儿和他同歌,蝴蝶与他共舞.那拂面的柔风,扑鼻的花香,更使他兴致倍增.来到一块离河堤不远的空地上,高鼎停下了脚步.“此处实乃作画之宝地啊!”他一边兴奋地自语一边高兴地拿出工具,专心致志地绘起了眼前的美景.
翠绿的草儿在阳光的沐浴下茂盛地生长;成群的黄莺在天空中欢快地追逐嬉戏.岸边的杨柳也情不自禁地摆动柔枝,随着春天的节奏跳起了舞.这时,一阵和煦的东风拂面而来,吹来了一片欢声笑语,吹来了一群活蹦乱跳的身影.原来孩子们今天学放得早,大家一致决定趁着吹东风这一大好时机去放风筝.“放风筝喽!”在大家的一片欢呼声中,五彩缤纷的风筝一个接一个地飞上了蓝天.此刻的孩子们像一个个春天的精灵,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着……
高鼎看看眼前天人合一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在画上写下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卜算子咏梅 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卜算子·咏梅⑴
驿外⑵断桥⑶边,
寂寞⑷开无主⑸。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⑹风和雨。
无意⑺苦⑻争春,
一任⑼群芳⑽妒⑾。
零落⑿成泥碾⒀作尘⒁,
只有香如故⒂。
词语注释
(1)卜算子·咏(yǒng)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2)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3)断桥:断水废桥。
(4)寂寞:孤单冷清。(因为只有它一枝梅)
(5)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指野生的梅花。
(6)著(zhuó):接触,挨上。更著:更加受到。
(7)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8)苦:尽力,竭力。
(9)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指争权。
(10)一任:完全任凭。
(11)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小人 。
(12)妒:嫉妒。
(13)零落:凋谢。
(14)碾(niǎn):轧碎。
(15)作尘:化作灰土。
(16)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全文解释
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无人过问的孤单寂寞开与落。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无意争夺春意却惹来百花嫉妒。凋谢的花瓣掉在地上化成泥土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上阕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再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压住一“愁”字,表现了梅花的寂寞与无人问津,渗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独。下阕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而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陆游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
4.关于通过想象体会画面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一个幽静寒冷的夜晚,乌鸦不停地鸣叫,江面上有一叶孤舟和点点渔火。
无边无际的狂野,连接着天边的树。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其中,好像一伸手就能够到水中的月亮。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当离别已经来临,能做的只是目送他离开,一直到孤影模糊,最终消失在碧空尽头,只剩下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水天相接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梅花在水面上倒映出稀疏的身影,还有淡淡的芳香,在月下远远传来。
-
宋有兰子 ① 者,以技干 ② 宋元 ③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 长倍其身, 属其 , 并趋并驰; 弄七剑迭而跃之, 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 立赐金帛。又有兰子能燕戏 ④ 者, 闻之, 复以干元
-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①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 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 不惊 ②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
-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郑光祖 〔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
-
【原题】: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之曲
-
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组建革命政权成为首要。但由于孙中山远在美国,黄兴客居香港,革命党人一时呈群龙无首状态,只得推黎元洪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1911年10月11日晚,由革命党人蔡济民等组成的谋略处召开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一)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 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 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闪耀。 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
胡适看胡适的照片,他的模样比文章更养眼更迷人更舒服。鲁迅当然有文豪气质,论风流潇洒,还是胡先生略胜一筹。胡适相貌堂堂,身段称得上周
-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者姚子昂事迹未详(查宋、金、元诸传记资料索引,均未见其名),但并不影响对本诗的欣赏。这首诗的字句多从杜甫的咏马诗(如《房兵曹胡马》《天育骠骑歌》等)中化出,也深得杜诗的咏物题画之法。这里,仅着重分析本诗继承杜诗传神写照、用典使事、比兴寄托等三个主要特色。其一,传神写照。元人赵汸
-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写过几篇骚体寓言,用以抨击邪恶,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由前半段的序文和后半段的骚体诗组成,通过对猿和猢狲善恶不同的品德的描对比,借此影喻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和以宦官、藩镇为主体的守旧顽固势力之间势不两立的矛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