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古诗词对朋友的称谓(古代对朋友的称呼)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词对朋友的称谓(古代对朋友的称呼)

1.古代对朋友的称呼

古代对朋友的称谓一般只限于男性之间。

对朋友之间的称呼大体可分为两种: 1.比较随意的称呼,用于关系很近的朋友之间互相称兄道弟(就像现在的哥们之间),年长于自己的称为“兄台”,年幼于自己的称为“贤弟”,对自己的称呼则是“愚兄”、“愚弟”。 2.对朋友和同辈比较正式、郑重和尊重的敬称是“足下”,但“足下”可不是把朋友当作脚下的意思。

关于“足下”的称谓有一个典故,就是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春秋时代,晋国的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则逃亡他国。

重耳到处流亡,欲寻求各国的协助而复国。有一次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一行人饥寒交迫的到达了卫国,没想到卫文公却让他们吃了难堪的闭门羹。

这时,重耳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染上了风寒,发著高烧,他喃喃呓语著想喝一碗肉汤。但是,随行的人一样也两袖清风,上哪儿去筹钱买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热热的肉汤,重耳喝了之后,居然不药而愈。

一行人也继续前行,到达了齐国,并获得齐桓公的支持,终于在流亡十九年之后,返回晋国,登上大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掌政权后,要之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

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之推非常厌恶,他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语,晋文公也没想起他来。介之推失望之馀,带著母亲退隐山林。

有人为他打抱不平,晋文公才想起了他的恩泽,急忙派人寻访,但是介之推已经淡泊名利,无论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赏。 有人向晋文公献策,放火烧山逼他下山,却没料到这把火熄灭之后,众人在满山灰烬中,找到了抱著一棵树被活活烧死的介之推与母亲。

悔恨不已又伤心欲绝的晋文公,除了命人厚葬介之推母子之外,并将这棵树砍下来,制成一双木屐,每当他穿著这双鞋,就想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叹∶「足下,悲乎!」 因此,「足下」一词,虽然和脚有关系,但词意并不是将朋友踩在脚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对朋友敬称之意。这样可以么?。

2.中国古语中怎样称呼朋友

1、兄台

兄台 ,对朋辈的敬称,多见于书面语言。

2、贤弟

是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敬瑭听得知远这说,心下欣然,应道:‘贤弟说的话,使我心下豁然。’”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所以特徵贤弟,一来凭仗虎威,二来要借这一枝生力人马,壮他军气。”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桓公曰:‘又教贤弟费心。我此行不过月余便回,烦贤弟暂摄朝政,小心在意。’”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贤弟,你倒不可乱了方寸,努力为之。”

3、仁兄

是对兄弟的尊称,也是有礼貌的称乎。

对同辈友人的尊称。

后汉书·赵壹传:“实望仁兄,昭其悬迟。”

唐 李华 祭亡友张五兄文:“仁兄先生,俯监悲怀。”

水浒传第四一回:“不期今日得见仁兄之面。”

4、仁弟

对比自己年轻的朋友的尊称,老师对学生也用(多用于书信等)。

兄称弟。孔丛子附 汉 孔臧 连丛子·与从弟书:“每独念至此,夙夜反侧,诚惧仁弟道未信於世,而以独知为愆也。”

5、吾友

指同伴或我的朋友等。

吾是古代汉语中“我”的意思。友本义:朋友合起来就是“我的朋友”的意思。

3.古代朋友的称呼

1、患难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2、布衣之交:布衣指平民,布衣之交旧指贫寒老友;3、车笠之交: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4、酒肉之交: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5、忘年之交: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6、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6、肺腑之交:交情深厚多的朋友;7、点头之交: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8、金石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9、八拜之交: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10、臼杵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11、莫逆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12、心腹之交:指知己可靠的朋友;13、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14、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参考:成语词典。

4.古代朋友称谓

两人年辈不相当而为友称忘年之交 生死之交: 同生共死的朋友 金兰之交(金石之交): 友谊深厚,如金石一般坚固朋友 布衣之交:贫贱之交称 心头意合,相知有素的朋友称莫逆之交 此外 何谓朋友?古人云:“同门(师)曰朋,同志曰友。”

古代有许多称谓用以表达彼此之间的关系。 君子之交 指看上去平淡却重道义的朋友。

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若水。”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金石之交 指友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刎颈之交哪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也可谓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的朋友。

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一面之交只见过一次面,交情不深。

三国演义:“某与关公有一面之交,愿往说之。” 肺腑之交推心置腹,无所不谈的朋友。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患难之交共同磨难而深交的朋友。

明·焦竑玉堂丛话·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 忘形之交彼此知心,不拘身份的朋友。

新唐书·孟郊传:“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

忘年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赞,因结忘年交。”

竹马之交小时候就相好交结的朋友。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

杜牧杜秋娘诗云:“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形容少儿时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

贫贱之交 贫困时结交的朋友。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

交朋友不嫌贫贱。后汉书·吴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参考资料:。

古<a href=/tag/8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诗词</a>对朋友的称谓

猜你喜欢
  • 名诗《惠安女子》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惠安女子》 舒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呵,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

  • 苟金龙妻刘氏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苟金龙妻刘氏的事迹|史鉴

    刘氏,北魏时平原郡(今山东聊城县)人。丈夫是戍守关城(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平阳关)的主将,正值生病时,遭到敌人围攻城池。刘氏于是勇敢地站出来主持全局,与将士共甘苦,英勇拒战。在死伤过半的情形下,有人图谋反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出处】唐李商隐《 蝉 》。 【意思】蝉儿呵,你最能引我共鸣,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全诗】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 书法美学的意义

    书法是我国一门有很悠久历史的艺术,而美学严格说来却是西方近代产生的一门学问,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美学”这门学科一般都认为是近代十八世纪德国一位叫鲍姆加登的哲学家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

  • 《古意赠今人赏析》

    这首诗一说吴迈远作,二说鲍令晖,此诗解说出处指的是鲍令晖的《玉台新咏》。   全诗可分为三层。   前四句为一层,“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是指想着对方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二句

  • 问候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问候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朋友,长大了就会与之前的朋友慢慢疏离。不知道怎么联系感情,贸然的谈话你会不会没空?会不会打扰到你?我的情绪会不会影响到你?或许你也如我一般需要一个拥抱与安慰。  曾经与你们分享了那么多好的坏的心情,把朋友当做情绪回收站。以前

  • 《宣公三年:楚王问鼎》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经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葬匡王。楚子伐陆浑之戎。夏,楚人侵郑。秋,赤狄侵齐。宋师围曹。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葬郑穆公。 传 三年,春,不郊而望,皆非礼也。望

  • 《东门行赏析》

    【译文】  出了东门不想回家;来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衣架上没有衣服。拔剑出东门,孩子妈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管富贵,我情愿和你喝稀粥。上有青天,下有幼小的孩子,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要迟到了!头发都

  • 苏轼《李君山房记》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 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 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

  • 苏轼《次韵李邦直感旧》全诗鉴赏

    驺骑传呼出跨坊,簿书填委入充堂。谁教按部如何武,只许清樽对孟光。婉娩有时来入梦,温柔何日听还乡。酸寒病守忧堪笑,千步空余仆射常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