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绿叶衬红花的古诗词(描写绿叶衬红花的诗有哪些)
1.“描写“绿叶衬红花”的诗有哪些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2.忆乡歌宋·冯梦得
侬是剑南人,惯识故乡好。
绿叶接红花,辉映绥安道。
3.丙申岁十月还乡作明·刘基
舍北草池寒己枯,草中时复见菰蒲。
滥泉觱沸无留鲋,弱藻蒙茸不系凫。
绿叶红花空代谢,春蛙秋蚓任喧呼。
窥临最忆琴高鲤,腾驾风雷定有无。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2.描写绿叶衬红花的诗有哪些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宋 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作者:唐代刘禹锡 原文: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3、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作者:宋代苏轼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
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口口,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夜沈沈、谁道口口,口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译文:油腻红粉均匀地抹在脸上衬托着香唇,晚上的新妆刚打扮成,便暗暗去献春心。
用手指搓转花枝,哪个能理解她为什么皱着眉头?绣有连理植物图的衣带,头缓着双口口,等待留给心上人。 淡色的烟雾笼翠着月色,使得绣帘阴暗起来,只见殿堂进层很深,夜色也很深。
哪个说口口,口系入心上人的心中?自从那一天绿窗暗暗地会面后,就烦恼起来。 4、卜算子·咏梅 作者:近代 ** 原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者:宋 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3.含“绿叶红花“的诗句有哪些
1、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 其五宋代:周紫芝满溪烟雨湿芙蕖,绿叶红花锦不殊。
闻说宛西桥畔宅,小园无地不荒芜。译文:满满的溪水烟雾淋湿了荷花,绿叶红花相称像丝织物一样。
听说宛西桥畔的住宅区,园子里没有一块地是长满野草的。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3、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浣溪沙宋代:晏殊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 译文:绿叶红花妩媚的像清晨的薄雾,黄蜂想要落在莲花金色的花蕊上。
5、忆乡歌四首宋代:冯梦得侬是剑南人,惯识故乡好。绿叶接红花,辉映绥安道。
译文:你是剑南人,知道家乡的好是什么。绿叶接着红花,相互映照着安置在路的两边。
4.“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这句诗句描写的什么样的
本篇韵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江南乡村秋季悠然、和谐的优美图景。
本文一共四句话,用白描写景,层次分明,动静相宜, 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首先由描绘田园风光的美起笔,“蔓生豆,藤结瓜” 6个字描绘出田园植物生长的旺盛,透过文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丰收之美。
“绿叶衬红花”,“衬”,映衬。绿叶映衬着红花。
这样的色彩之美也另人赏心悦目。 接着描绘自然风光之美,“山有色,水无沙”,6个字把青山绿水的一派大好风光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渔村傍农家”,“傍”,靠,靠近。渔村靠近着农家小院。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渔村和农家小院,无不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优美。 本篇文章结构安排巧妙,先是白描环境,最后两句再写环境中的人,把人放入景中,使画面生动了,安静里有了活力,更衬托了乡村的温馨之美。
第三句中运用“赏菊、观竹、煮酒、烹茶”四个词语,把乡村的人们文雅、悠然、自在的生活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菊、竹”代表的是“高雅”,“赏菊、观竹”的人必然有恬淡的心境。
通过“煮酒、烹茶”可以想象人们的悠闲自在。这4个词语传神地展现了江南乡村人们幸福安逸的生活。
最后一句对仗整齐,用景来衬托人,而人又增加了景色的美感。在静止画面中的美丽采莲女,还有灯前的读书娃,让人联想深远。
不仅让读者身临其境,而且浮想联翩。不管是“采莲女”还是“读书娃”都共同营造着江南乡村温馨美好的氛围。
这篇韵文格调轻快,语气蝉联,语言清新,从田园山水写到乡村人物,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勾画出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流溢着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喜悦、挚爱的感情。读韵文,想情境,仿佛亲身游历,能让人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
-
《史记》称其《吕览》。杂家著作。二十六卷。由战国末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召集吕门众多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集体编写而成的。《吕氏春秋》是先秦典籍中唯一可知确切写作年代的书。该书《序意》篇中提到其时为“维
-
【原题】:比得貍一枚所过辄馥然有香时时翳兰丛下而引其鼻若能自择其所处貍之族最多独牛尾食之可口江西亦呼为玉面然彼以甘肥遭烹而此独以能香为人所贵非众貍可望也为作此诗一首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在你生命的深处,有没有一段记忆让你铭心刻骨,百转柔肠?在你情感的尽头,有没有一种思念令你回味悠久,唇齿生香?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
-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
《口中剿匪记》原文 《口中剿匪记》 是丰子恺先生1947年在杭州时所作。大家知道丰先生在八年抗战中以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共存亡,曾颠沛流离,吃尽苦头。但是经过这段生活的磨炼,他早已不是远离尘世的缘缘堂
-
原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作品赏析【注释】:
-
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无俦。出靡时以娱志,入无乐以销忧。何岁月之若骛!复民生之无常。感阳春之发节,聊轻驾之远翔。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雨。仰归云以载奔,遇兰蕙之长圃。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蘅以延佇。入虚
-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