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塞上江南古诗词(描写塞上江南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塞上江南古诗词(描写塞上江南的诗句)

1.描写塞上江南的诗句

描写塞上江南的诗句有唐代诗人韦蟾的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古诗中的灵武也就是灵州,人们称之为“塞北江南”(古人以上为北,也就是“塞上江南”)。此诗精辟地概括了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描写了灵州的富饶美景,赞颂了卢潘是一个出色的将才。

一、古诗原文: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唐 韦蟾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二、注释: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他要送别的人是卢潘尚书,他准备要去的地方是灵武,也就是古灵州。 于是,他在诗的开头首先对卢潘尚书说:你要去的灵州城,是一座位于贺兰山下的果园城,也就是当年赫连勃勃修建的果园城,灵州早就已经很有名了,被人们称之为“塞北江南”(古人以上为北,也就是“塞上江南”)。

古灵州为什么是“塞北江南”?他继续在诗中加以说明:“水木万家朱户暗”,是因为灵州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所以这里才呈现出“水木万家朱户暗”的景色,就像江南水乡风光一样。 三、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人韦蟾要送别的人,是大唐尚书卢潘。1。

第一句,是用诗的语言来介绍卢潘要去的灵武的位置是在贺兰山下。2。

第二句,进一步说明:灵武城万户居民,靠黄河引来的渠水家家户户都有果木园林,繁茂的枝叶把各家的红色大门都给遮阴了。 在这么美丽迷人的地方,战争打起来,却是身穿铠甲的千万将士出没的战场。

3。第三句,要去灵武出任节度使的卢潘“心源落落”,确实像是一位能战的大将,而且他“胆气堂堂”,能指挥干军万马。

4。第四句,由于卢潘表现为一个出色的将才,打得六蕃败在卢潘将军马下。

他们(六州番落)怎么也不敢相信:“卢潘将军原来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书生”。

2.塞上江南是什么意思

塞上江南,初名“塞北江南”,最早指今宁夏黄河河东灌区,即今宁夏黄河灌区。今泛指宁夏黄河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

宁夏有个歌谣,唱的就是黄河水,“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平原,经黄河水的灌溉,一千多年来已成西北著名的大粮仓。塞上江南,对宁夏平原来说名副其实,而且塞上江南不是一个历史名词,现在的宁夏平原土肥物丰,依然可称为塞上江南。

扩展资料

在宁夏,有多种文化并存,但有两个独特的文化不得不提:一个是回族文化。几百年来,回族文化在宁夏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形成了宁夏的主流文化。此外,在宁夏,西夏文化虽然是一种遗存文化,但它却有其独特的价值。

二十四史里没有西夏史,现有的56个民族中没有党项族。这就有了文化骑士和旅游者的“西夏探秘之旅”,“西夏文化之旅”。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必将伴随着光彩照人的景观。宁夏平原,是黄河冲击的平原,自秦代、汉代、唐代就筑坝拦河、疏水建渠、自流灌溉形成了河渠纵横、湖泊星布、土地肥沃、稻花飘香、鱼虾肥美的“塞上江南”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塞上江南

3.塞上江南

由北向南分列着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脉,其间夹着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点。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还有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这里的对比是强烈的,大漠金沙、黄土丘陵,水乡绿稻、林翠花红,在这里不仅都可以领略到,而且你还会惊奇地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景色,融合的竟是那么巧妙,交织出一幅“塞上江南美好画”的五彩画卷。

去宁夏的游客都赞美说:“宁夏,就像一个刚刚揭开面纱的回族少女,内在美和外在美融集一身,太美了!” 在农业方面,宁夏平原为中国水稻集中产区之一,且河湖众多,颇似江南风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4.“塞上江南”有何由来

宋代著名地理志太平衰字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灵州(指令宁夏北部 地区)本杂羌戎之俗,北周大成一年(公元 579 年),“破陈将吴明彻,迁 其人于灵州。

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比,因谓之塞北江南。”1400 年 前的南北朝时期,江南已成繁华之地,开始为统治者瞩目、为世人所称道, 所以在南方入迁来较多时,便得了这么个雅号。

据此,“塞上江南”的原始 意义仅着眼于居民来源、语言风俗等方面。以后,随着唐代唐沫渠灌区的大 规模开发,稻麦面积迅速扩大,粮草充盈,士马强盛,民食充富,而且水乡 景色与边塞风光交相辉映,给“塞北江南”增添了更多新的含义。

唐代中叶 韦蟾的诗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 千骑铁衣鸣”。

可见“塞上江南”一称由来已久。

5.“塞上江南”是指

塞上江南,初名“塞北江南”,最早指今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即今宁夏吴忠市一带黄河灌区。今泛指宁夏黄河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境内有以自然风光为代表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和沙坡头景区,也有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水洞沟、西夏王陵和镇北堡影视城,以及贺兰山、中华回乡文化园、鸣翠湖、黄河楼、黄河坛等众多旅游景区。

太平御览记载:“(隋郎茂)图经:周宣政二年(应为周宣政元年,578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古灵州城,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古城,古灵州不在今宁夏灵武市,因为,今灵武市之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灵州”新城“,隋朝时今灵武市境内没有城市),郎茂指出:“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这就是”塞北江南“的由来。[4] 原本杂羌戎之俗的灵州,风尚为之大变,引水种稻,植桑养蚕,栽杨插柳,培李种桃,成为塞北江南。后来,黄河水利灌溉事业由河东灌区进一步发展,使整个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6.塞上江南的成语

名称 塞上江南,原名塞北江南

拼音 sài shàng jiāng nán

解释 原指古代宁夏黄河河东灌区一带。后泛指宁夏黄河平原以及其他地方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出处

1、太平御览引隋郎茂图经一书”因谓之塞北江南“。

2、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3、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北方的地方来历

塞上江南古<a href=/tag/8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诗词</a>

猜你喜欢
  • 苏轼《李君山房记》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 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 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

  • 别了,我的幻想! [美国]惠特曼

    别了,我的幻想! 别了,我的爱侣我的情人! 我要离去了,不知去向何方, 不知面向何种命运,也不知还能否与你再见, 所以,别了,我的幻想。 现在——让我最后一次回顾一眼; 我内部钟声嘀嗒已渐慢渐弱, 剧

  • 《这边风景》作品解读

    小马哥:

  •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全诗赏析

    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几人存。世如阅水应堪叹,名是浮云岂足论。各从仕禄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今日与君重上处,龙门不是旧龙门。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龙

  • 《史记·田生为营陵侯划策》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荆燕世家》)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 ① 。泽大悦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田生已得金,即归齐。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② ?” 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

  • 海棠春古诗词田字格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海棠春古诗词田字格,内容包括小池古诗田字格正确写法,画的古诗田字格,关于秋海棠的古诗词。《画》【作者】王维 【朝代】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

  • 骈文《南阳公集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昔者龙蹲东鲁,陈礼乐而救苍生〔2〕;虎据西秦,焚诗书以愚黔首〔3〕。通其变,参天二地

  • 《夏天抓不住的花瓣》曾蒙散文赏析

    暮春的雨后,一个人漫步在校园里。手里不再拿着书,川端康成的小说还有那些诗集,已在书桌的一角歇息;背上也没有了那个曾被女友一遍又一遍

  • 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全诗赏析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