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古诗词三首思维导图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词三首思维导图

1.古诗思维导图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绝句古诗迟日江山丽思维导图

绝句·迟日江山丽

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3.古诗思维导图怎么写

学生时代我们背诵过许多古诗,但是记牢的古诗非常的少,那么,如何更好的记住古诗词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思维导图了,跟着老师一起用一支笔,一张纸一起来绘制我们的思维导图,进行古诗记忆吧。

要说思维导图可是当年东尼博赞先生的一个人间伟大发明啊,思维导图副科只是一小小小部分的功能(当然这已经是很吓人的效果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思维导图如何背、古、诗!以终南别业为例子,我们来背诵一下第一步,我们先要诵读全诗,并理解诗的意思。终 南 别 业王 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边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那么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含义吧。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诗文的意思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吧,那么我们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学习古诗呢?重点来啦,大家要好好记录。第二步找提示性的关键词中岁颇好道,晚家南边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找到关键词,划分好古诗的意群,确定好我们的核心主题和分支结构,我们就可以绘制一幅思维导图了,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完成的古诗中南别业的导图吧!如果你觉得样式图案太单调也可以加点不一样的颜色,易于理解和记忆,图案,插画,图表什么的,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的导图中,帮助我们记忆。

第三步通过情境联想的方式根据文字的内容在脑海中展开画面想象让自己对这首诗的内容更为熟悉比如,中岁颇好道这句话,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到中年人想当道人,那么道人我们怎么想象呢,可以想象一下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晚家南山陲,意思是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那么我们可以想象道人变成老头了,住在南山的边缘(陲的意思是边缘)这样是不是就很好记了呢,来我们在一起看一下第一句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是不是已经背下来了呢?简单吧。

4.如何用思维导图背古诗词

崔颢的“黄鹤楼”为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先了解内容的意思:

古代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一座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头,而白云却千年不变悠悠地飘飞在空中。晴天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川水流经汉阳的林树,而鹦鹉洲上方的芳草也随着风摇曳着。傍晚时,暮色昏暗,看不清我的故乡,只见江上苍茫的烟波,让人徒增感伤。

2、画出诗中的关键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接着把这些关键字的意义,用思维导图分段表达出来:

4、再来,练习看着思维导图把文章内容背出来。

5、最后,不看思维导图,而是根据脑海中思维导图的印象把文章背出来。

比较长的诗词可以用另一种“句首字”的技巧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同样的必须先将文章大声朗读、熟悉内容,接着按照顺序取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利用意义或谐音的联想方法,把这些字串成一个故事。

5.古诗思维导图怎么画

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古诗词讲究韵律感和美感,可以让孩子在说话时知道说话的节奏在哪,表达重点在哪,有助于逻辑语感的训练。对低龄儿童就是跟着读跟着念,如果能背下来更好,读和背的功能要大于理解。小学高年级,就一定要告诉他们诗词里所要表达的东西。孩子背古诗词,不仅仅为了现在用,更是为了以后用。小时候先记住了词,长大后的某天看到了某景,便会感受到诗中的某情。在面对大千世界的美景和感情时,不是翻来覆去地只会说“我kao”“666”。

引导孩子背诵古诗词,是一个量到质的积累和沉淀,先是语言表达能力,再是学识、修养、人格,精神面貌……古诗词在“润物细无声”中,训练提升孩子语感,影响孩子未来的精神世界。诗词能够使读者热爱我们的大好河山,激发起爱国热情。欣赏古人高雅的风范,会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青少年来讲都特别重要。

6.杜甫传思维导图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1][2]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1]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3]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7.古诗思维导图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3、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4、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5、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6、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7、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8、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古诗词三首思维导图

猜你喜欢
  • 1-6年级语文必备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6年级语文必备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文70篇,一到六年级的必备古诗,人教版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人教课标版一到六年级古诗词集锦(精华)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 璎宁《杖策秋天》

    杖策秋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走在去公园散步的路上。感觉眼睛肿胀疼痛的厉害,难道在昨夜的梦里我曾经哭过?倘若昨日,我真的哭过,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之涣的诗句

    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场景。上一句表达了羌笛无需责怪杨柳无法吹奏出美妙的音乐,因为春风本就无法穿越玉门关。杨柳被认为是能吹奏出动人乐曲的代表,而这里却强调了不同的声音来源。下一句则进一步表明,春风无法穿越玉门关,暗示作者的心境美好。整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此心情的赞叹。在有限的词句中,王之涣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三》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全诗】 《 秋兴八首其三 》 .[唐].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释】 ①山

  •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此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时,苏轼三十

  • 晏殊《柳》全诗鉴赏

    河柳擅佳名,青条发红穗。因愁百卉娇,强作芳菲意。

  •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

    名言: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 注释: 教训: 教导训练。 句意: 人的品性由于渐渐地受到疏导训练而后能够为善。善, 就是教训的必然结果。 出处: 《吕氏春秋·实性》

  • 《临洞庭》(孟浩然)原文|鉴赏|赏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四十岁以前,孟浩然曾漫游三湘,仲秋季节,他从武陵经洞庭返乡。不久即有开元

  • 张放《天眞别趣》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张放 【原文】: 近在书上见沈从文老人谈他古

  • 《古文·题孔子像于芝佛院》鉴赏

    古文·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人皆以孔子为大圣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