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那个成语来形容古诗词
1.可以用什么词语或成语来形容古诗后的李牧将军
李白古风:“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南朝宋御史中丞何承天:“臣以安边之计,备在史策,李牧言其端,严尤申其要,大略举矣。”
宋武成王庙李牧赞:“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啾啾之群,焉知屈伸,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贤哉武安,志胜霜霰,众谓我怯,隐则难见,边复我用,计亦自善,不捕一虏,不射一箭,先乃雌伏,后则虎変,匈奴所畏,燕秦不战,易若摧枯,疾如激电,终惑谗言,反袂拭面。”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这些都是写李牧的诗句。
2.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唐诗、宋词的特点
1.荡气回肠
【拼音】: dàng qì huí cháng
【解释】: 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2.绕梁三日
【拼音】: rào liáng sān rì
【解释】: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不绝于耳
【拼音】: bù jué yú ěr
【解释】: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4.脍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5. 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形容诗词好的形容词
美妙、奇妙、优美、美好、优雅
一、美妙 [ měi miào ]
解释:美好,奇妙。
引证:宋之的 草地颂歌:“在这一严寒的高原地带,谁知竟盛产各种各样美妙的水果。”
二、奇妙 [ qí miào ]
解释: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引证: 郭小川 在社会主义高潮中诗:“我们年青一代的命运是何等奇妙呵!”
三、优美 [ yōu měi ]
解释:美好。
引证:刘白羽 日出:“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
四、美好 [ měi hǎo ]
解释: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
引证:**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今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事物。
五、优雅 [ yōu yǎ ]
解释:优美雅致。
引证: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二章:“ 刘眉 用一种优雅的姿态把名片递到剑平手里。”
-
正大五年(1228)十月,元好问母亲逝世,按当时礼俗,元好问从河南内乡县令的任上,辞官服丧,家居内乡白鹿原,当时三十九岁。这种闲居生活一直过了一年半,到正大七年(1230)春天,金国北面的蒙古军加紧迸逼。地处南北交通孔道的邓州(今河南邓县),也受到南宋的不断袭扰。为了加强防务,邓州守将移
-
[唐]陈子昂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
-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後更谁看。 作品赏析【原题】: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
-
【原题】:七月十四日夜大雨彻晓方止田家云早晚禾自此不忧矣喜而为诗
-
梦境与现实之间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只身打马过草原。草原之上,艳阳高照,鹰击长空;彩蝶翩翩,繁花正怒。我把太阳装进我的行囊
-
[宋]陈师道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
【名句】天下之事,急之则丧 ① ,缓之则得 ② ,而过缓则无及 ③ 。 【注释】①丧:失。②得:得到。③无及:达不到。 【释义】天下的事情操之过急则容易失败,稍缓一些则可以取得成功,但过分地迟缓也不能
-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北齐·颜之椎 《颜氏家训·勉学》,
-
阮元《大龙湫歌用禁体》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阮元 山回路断溪谷穷,寻湫阴閟龙所宫。 眼前无石不卓立,天上有水皆飞空。 飞空直落一千尺,鬼神不任疏凿功。 绝壁古色划尔破,山腹元气冲然通。 有时静注绝不动,
-
一双罗帕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