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

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

  (14)将:使......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原文翻译】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杀死,并把尸体堆积起来。

  相关练习

  【小题1】用些线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王以/为何/如其父b.王/以为/何如其父c.王/以为何/如其父d.王/以为何如/其父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2)、及括将行()

  【小题3】说说"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的意思(2分)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括是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5】读了这段文字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启示呢?(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1)、以......为将(2)、等到

  【小题1】(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

  【小题1】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等

  【小题1】例如:

  (1)、成功来自于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行不通。

  (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不会有真才实学的。

  (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建议。

  解析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b正确。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其他习题

  1.(1)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2)比喻在危急关头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2.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1.瓮中之鳖;孤注一掷。

  2.我不完全同意,因为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自己动手实践才行。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才能出真知。

  3.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

猜你喜欢
  •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注释、译文和评析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慑,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

  • 寓言“僰人养猴”注释、翻译和解说

    僰 ① 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 ② 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眝,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 ③ ,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 ④ 衣而

  • 国学名句“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出处和解释

    【名句】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语出宋代刘过《登白云绝顶》诗。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得盘盘绕绕,登上最高的山峰。比喻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穷:穷尽,一览无余。三千界:各个边界。三千,

  • 李白《公无渡河》全诗赏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

  • 孙蕡《江上》阅读答案

    江上 【明】孙蕡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 【注释】①孙蕡(f&eacu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赏析》

    正大五年(1228)十月,元好问母亲逝世,按当时礼俗,元好问从河南内乡县令的任上,辞官服丧,家居内乡白鹿原,当时三十九岁。这种闲居生活一直过了一年半,到正大七年(1230)春天,金国北面的蒙古军加紧迸逼。地处南北交通孔道的邓州(今河南邓县),也受到南宋的不断袭扰。为了加强防务,邓州守将移刺瑗聘请他

  •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诗。唐代李白作。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之胜地。此诗为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

  • 唐宋词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念奴娇 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①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②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③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④ 短

  • 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全诗赏析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泛爱容霜发,留欢卜夜闲。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戎马今何地,乡园独旧山。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

  • 高适《宴郭校书,因之有别》全诗赏析

    彩服趋庭训,分交载酒过。芸香名早著,蓬转事仍多。苦战知机息,穷愁奈别何。云霄莫相待,年鬓已蹉跎。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