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僰人养猴”注释、翻译和解说
——郁离子·公孙无人
【注释】
①僰(bo):古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巴:古代国名,在四川东部。③佁(yi)然:痴呆貌。④褫(chi)剥夺。⑤蠢然:骚动状。
【意译】
有位僰族人驯养了一群猴子。他给猴子穿上衣服并教它们跳舞,猴子能够有规律地旋转弯曲,应着音律和节拍。巴童看了生起妒心,羞愧自己不如猴子。于是想出让猴子现丑的办法,在袖中藏着茅栗去观看猴子表演。一次酒宴上,猴子出场,众宾客凝神观看,左右两排猴子都踏着节拍舞蹈。巴童若无其事地由袖中抛出茅栗,满地皆是,众猴见之纷纷剥去衣服上前争抢,酒壶被打翻桌子被推倒,僰人大声呵斥但制止不住,十分丧气。郁离子说:“现在那些不受制约的军队,像群蚂蚁似的蠢蠢欲动,看见财物就竞相争夺,这与猴子有什么不同呢?”
【解说】
刘伯温是以猴喻“师”。看起来僰人所养的猴子训练有素,服从指挥,但见它们“规旋矩折,应律合节”,这叫玩“猴把戏”, 且不要说那位四川少年观而妒之,即令成人恐怕也要为之叹服。僰人养猴能驯到这种功夫确是有些真本领。可惜猴子不能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它们还不能称之为“铁军”,最终败在四川少年手中。在“巴童”的茅栗——“利益”面前, 群猴经不住诱惑,溃不成军,可谓被糖衣炮弹打中。人性与猴性相通,群猴的争食犹如军队的掠夺,而掠夺成性的军队则像寓言中的猴子那样不战而败。其实,人们如果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即使力量再强大, 不管是军队,还是其它什么团体或个人,最终还是要败在“巴童”这样的狡猾者的手里的。君不见,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女色、权势而身陷囹圄。
【相关名言】
士不以利移, 不为患改。
——刘向
自古乱亡之国, 必先坏其法制, 而后乱从之。
——欧阳修
-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①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②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③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
-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皇AA9。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剪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
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青虫。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羞见清波照人景,去时黑发吹春风。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
胜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
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
-
永贞元年(805),唐宪宗已即位,韩愈曾佐裴均任江陵法曹参军。当时裴均任荆南节度使,杨凭任湖南观察使,两人均雅好文辞,交往之间常有诗歌唱和,后来把这些诗连同他们从事、部属的和诗编为一集,名为《荆潭酬唱诗》。此文便是韩愈为诗集所作的序言。
-
《先秦散文·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节选)》原文鉴赏
-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余。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日且回车。
-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