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原文及赏析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原文及赏析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
⑴霜丝:指白发。
⑵萧娘:女子泛称。
⑶几:多么,感叹副词。
赏析: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清真后身。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上一句:凉风起天末。
下一句:君子意如何。
翻译:在天边,凉风逐渐吹起,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他的心意是如何的呢。
【诗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意思】秋天的凉风从天边刮过,不知道你此刻心情如何?【全诗】《天末怀李白》[唐]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 -
张珪 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 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 张珪,元诗人。字公瑞,号澹庵,定兴人。元初名将张弘范之子,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工书,腕力尤健,端重严劲。 此诗
-
赵汝鐩《陇首》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② 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 ③ 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 ④ 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 ⑤ 【注释】 ①陇:通“垄”,田
-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所遇皆如
-
不形于言【原典】韩魏公①器量闳博②,无所不容,自在馆阁③,已有重望于天下。与同馆王拱辰、御史叶定基④,同发解⑤开封府举人。拱辰、定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赏析校本课程,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公开课导入词,如何上好古诗词欣赏课,学校课上有课前三分钟~要赏析古诗推荐一个好的~~~。古诗词赏析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
-
刘禹锡·秋词二首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首词以"银烛秋光冷画屏"为开篇,写出了秋天寂静、美丽的景象。接着,诗人以"轻罗已薄未更衣"来形容节气渐凉的时候人们还未改变服装,而内心却已开始感受秋的氛围。第二词中诗人运用众多形象描绘了秋的景色,如"箫声咽,秋风萧瑟","日夕依山尽,宁知松滋味"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寂静和凉爽。
-
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原野旷超缅,关河纷杂重。清晖映竹日,翠色明云松。蹈海寄遐想,还山迷旧踪。徒然迫晚暮,未果谐心胸。结桂空伫立,折麻恨莫从。思君达永夜,长乐闻疏钟。
-
散文·历史散文·尚书《秦誓》 公曰:嗟! 我士,听! 无哗。予誓告女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般。”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难哉!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员来。惟古之谋人,则曰
-
《旧约·创世记》第25章 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为她祈求耶和华。耶和华应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怀了孕。孩子们在她腹中彼此相争,她就说:“若是这样,我为什么活着呢?”她就去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对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