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咏荆轲原文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荆轲原文及赏析

咏荆轲原文及赏析

  咏荆轲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朝

  原文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翻译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行刺嬴政赶赴秦地。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柳宗元公元809年(元和四年)读书有感而作。“荆轲”,战国时著名侠客,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杀秦王嬴政。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象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猜你喜欢
  • 千家诗五绝《钱起·逢侠者》诗词赏析

    诗化用典故写在洛阳与一侠客相逢,一见倾心,匆匆作别,抒发了依依惜别的友情,流露了对豪侠生活的向往。

  • 范成大《浣溪沙烛下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浣溪沙烛下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范成大

  • 欧阳修《虫鸣》全诗鉴赏

    叶落秋水冷,众鸟声已停。阴气入墙壁,百虫皆夜鸣。虫鸣催岁寒,唧唧机杼声。时节忽已换,壮心空自惊。平明起照镜,但畏白发生。

  • 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全诗赏析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枪。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曲池荫高

  • 《古文·劝学篇》鉴赏

    古文·劝学篇 荀子君子曰(1): 学不可以已(2)

  • 白居易《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全诗赏析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背日房微敛,当阶朵旋欹。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勾漏丹砂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 解】此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62),刘禹锡由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

  • 世说新语(下)

    【3357】世说新语(上、下)(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中华书局,45万字,2011年5月第1版,66元)△《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

  • 寓言《眉眼口鼻争能》全文和鉴赏

    眉、 眼、 口、 鼻四者, 皆有神也。一日, 口为鼻曰:“尔有何能, 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 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 望东

  • 许含章《磅礴古道第一关》

    匆忙在中午时分,赶往婺源东北乡的虹关一线,是因为天气预报明天有雨。就有些着急。今年气候异常,还没出农历二月,婺源就下起了滂沱大雨。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