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散文名篇·读李翱文》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欧阳修散文名篇·读李翱文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予始读翱复性书①三篇,曰:此中庸②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③,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④也。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⑤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⑥;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⑦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馀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注】
①复性书:李翱研究人性问题的著作。②中庸:本是礼纪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所作。③幽怀赋:李翱所著。其序云:“朋友有相叹者,赋幽怀以答之。”④上下其论:斟酌研讨他的议论。⑤神尧:指唐高祖。唐高祖谥“神尧皇帝”。⑥今之事:指吕夷简专权,驱逐范仲淹“朋党”一事。⑦脱:倘若,或许。
本文是一篇短小的读后感,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当时作者正在贬官赴夷陵的途中。
此文本是迁谪文学,但却丝毫不见幽怨的之风,全无戚戚之色。欧阳修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委婉曲折、平易从容,赋予迁谪文学一种全新的审美内涵。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评价李翱幽怀赋,也没有慷慨激昂地吐泻自己的满腔义愤,而是灵活地运用多种手法,由远而近,欲扬先抑,蓄势并发,逐渐地把情感推向高潮,同时水到渠成地将文章的主旨凸显出来。比如文章主要是写读李翱幽怀赋的感想,却先用李翱的其他两篇文章作铺垫,直到最后才写到幽怀赋,并描绘了自己读幽怀赋时的情景和感受:“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真是爱不释手,赞叹不已,大有相见恨晚,深恨自己与李翱生不同时之意。
作者欣赏赞叹李翱幽怀赋的原因,是因为这篇赋中的一段话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作者认为,李翱能够摆脱个人得失穷通的卑微情感,不徒然悲老,亦不自怨自艾,而是虑道之非行,忧时之艰危。这种不戚戚于个人进退得失的磊落胸怀与心忧天下、胸怀天下的高尚思想境界,才是作者与李翱之间的精神契合点。
试想在作者仕途人生遭受挫折、革新势力屡遭打击、一大批国家的中坚力量被贬官罢官之际,尚能够引李翱为同调,强调失意者不应当仅仅为个人的遭遇发泄不平,不应当沉溺于哀怨与牢骚之中,而应当忘怀个人得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继续求索,很显然,作者是有为而作,用心良苦。
第三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转折句,使文意发生陡转,将李翱所处的唐王朝与当时的宋王朝进行对比,非常自然地由历史人物的评述转到对现实的感慨。作者提出自己的设想说,李翱幸亏不是生在今天,否则他会更加忧心,言下之意就是宋王朝的政治弊端和危机比李翱所目睹的唐王朝更严重。表达出“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这种令人忧心的感叹。
这篇读后感以“忧”为文眼,以李翱的幽怀赋为引子,由古及今,由人及己,一波三折,层层递进,将作者的忧时之心、愤世之意,曲折而又尽情地吐泻。全文在环环相扣的论述中,融入了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痛切的愤世之情,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
可以说,读李翱文既是作者逆境中的自我鞭策,也是与遭贬谪的诸多同道的共勉。本文折射出作者的高尚人格、博大胸怀和贤者风范,贯注了中国传统的“可叹也夫”的人文情怀,又凝聚了庆历之际独特的时代精神,闪烁着不朽的思想光辉,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后人评论
苏洵在上欧阳内翰书上评其文为“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 【正面】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 (正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
-
汉武帝封燕王策 呜呼!小子旦,受兹玄社,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呜呼!熏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七、其九、其十一)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七、其九、其十一)》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范成大 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
-
坊记 【题解】 坊是防范、防止的意思。郑玄说:“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防人之失者也。”本篇是记防备人们做种种错事、
-
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来不言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俨欲旋。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裴回,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作品赏析【注释】:《
-
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萧萧陟连冈,莽莽望空陂。风截雁嘹唳,云惨树参差。高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当睽一酌恨,况此两旬期。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年代:唐代诗人作者:杜甫 ←上一篇:春夜喜雨 下一篇:秋兴八首·其二 → 诗词简介:《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内容相关,感叹身世、忧国忧时的诗歌。此处所选之第一首,为组诗之起兴,总领全篇。如明人王嗣爽所云:“《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 -
古典小说《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节选) 》全文和鉴赏
……话说宋神宗朝,有个大臣王襄敏公,单讳着一个韶字。全家住在京师。真是潭潭相府,富贵奢华,自不必说。那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其时王安石未用,新法未行,四境无侵,万民乐业:正是太平时候。家家户户,点放花灯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 惟:语气助词,无实义。 危:凶险。 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 微:精微。 精:精心。 一:一意。 允:真诚。 厥:其。 稽:考核。 弗:不。 询:询问,探讨。 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