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中庸
【3490】论语·大学·中庸
(陈晓芳,徐儒宗译注,中华书局,20万字,2011年3月第1版,2017年3月第16次印刷,26元)
△论语第二十、大学十章、中庸33章。
〇论语用言谈的原态方式记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人们了解孔子思想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文献。孔子是儒学的创立者,论语自然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西汉后期,安昌侯张禹合齐论语鲁论语二书重新修订,形成了一个新的论语改编本,当时称为张侯论。流传至今的论语基本上是张禹的这个本子。
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〇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哲学思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
〇“朝闻道,夕死可矣”
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
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事奉君王时过于烦琐,就会受屈辱。朋友交往中过于烦琐,就会导致疏远。
〇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观点,都是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
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向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靠在仁上,游憩在艺上”。)
〇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叛乱、鬼神)。
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献、德行、忠心、诚信教育为主)。
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而安详)
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绝无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主观臆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为是)。
〇食不语,寝不言。
〇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如有王者兴起,一定要三十年方能使仁得遍行天下”。)
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〇“道不同,不相为谋”。
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有三个变化的形象:远远望去庄重威严,与他接近温和可亲,听他说话义正词严)。
〇大学是一部“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它的书名含义,就是在大学(又称太学,古代全国最高学府里所讲授的博大而精深的圣王之学,也称为“大人之学”)据朱子考定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大学依据孔子“仁”的思想,以“德治”为指导,阐明了儒教“修己以安人”的圣王之道。“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未来,没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〇“富润屋、德润身”。
〇中庸是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作者为子思,系孔子之孙、曾子的弟子。中庸就是阐述中庸之道的书,它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仁”为指导,以“诚”为基础,以“中庸”为方法的人生哲学,旨在追求人类社会协调和谐地正常发展。其在儒家学说中,既是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又是道德伦理上的行为准则。所谓“中”就是适度、正确,合宜而含有真理之意,体现了处理事物的正确性;所谓“庸”,就是平凡、普遍并含有运用之意,体现了使用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
〇“中庸”,即正确而普遍适用的真理。
〇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〇“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〇“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〇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遮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大纲。也就是:一要修养自身品德,二要尊重贤人,三要亲爱亲人,四要敬重大臣,五要体恤群臣,六要爱民如子,七要招来各类工匠,八要优待远方来人,九要安抚诸侯)。
(2018年4月6日晚阅毕)
-
宋词典故·丰年玉,荒年谷 【出典】 《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亮)为丰年玉,稚恭(翼)为荒年谷’。庾家论云是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南朝梁·刘孝标注:“谓亮有廊庙之器,翼有匡
-
《鲁山山行》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通过描绘鲁山山脉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这首诗通过描写山势险峻,流水潺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自身的豪情壮志。同时,诗中反映了辛弃疾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崇高理想。这首诗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不禁为之倾倒。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想,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和表现力的诗作。
-
归熙甫二石说 乐者,仁之声,而生气之发也。孔子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在齐
-
女子夜绩女子夜绩 【原文】 《汉·食货志》云:“冬,民既入[1],妇人相从夜绩[2],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谓一月之中,又得半夜,为
-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作品赏析【鹤注】此上元二年夏在成都作。莫笑田家老瓦盆①,自从盛
-
严少为郡职吏,用情深克,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 [2] 。” (《诸葛亮集》) 校注: [1]本文写作年代不详,文中流露出对李严的强烈不满。李严:字正方,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今废势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处势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且夫治千而乱一,与治一而乱千也,是犹乘骥、[[!GFEF5]]而分
-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 》。 【意思】 相见时难,离别更难堪, 更何况此时东风娇软无力, 百花凋残。 【全诗】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
-
国学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语出《论语·述而》。教育学生,不到他苦苦思索想弄明白而又想不通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去诱导他。举一角,而学习者
-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