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令
作者: 孙映逵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吴淑姬
夷坚志里有个故事说,吴淑姬是湖州秀才家女子,貌美家贫,能诗词,因风情事被拘系,为封建礼教所不容。郡僚命她写一首叙述自己的事情。其时冬雪未消,吴氏即景口吟长相思令一首,众人叹赏,竟报请太守王十朋,把她释放了。
这位才女要借吟咏雪中梅花暗述自己的爱情,这很不容易。这需要用含蓄象征的朦胧诗笔法来写。
上片写冬天里的春天,暗示对过去爱情生活的回忆。请看她如何着笔。
烟雾缭绕,小雪飘飞。明明是写冬令,一下笔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渐渐地,雪片堆满了梅树枝条,装点出白玉似的花团,幻化出梦一般的境界。接着问一句:春神啊,你从哪里突然降临人间呢?心花怒放的惊喜神态,如在目前。这是对春光忽降的意外之喜。在冬寒逞威之时,却挡不住春回大地,这怎能不叫人沉醉呢?种种暗示,尽在其中了。
下片写梦幻的破灭和失望中的希望。
可是当她从醉梦中醒来时,睁开了困酣娇眼,哪里还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咏梅名句)的美景呢?残雪消溶,梅枝裸露,满树梅花全部消失了,虚幻的假象欺骗了她,但是多么失望啊。然而,多情的抒情女主人公仍然怀着幸福重降的希望,悄俏地祝愿:让春天的羌笛声,真的吹开满树梅花吧!
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小词,正象婷婷玉梅那样,天然、淡雅,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而又风流蕴藉,情致缠绵。也象羌笛声那样,哀怨、悠扬,余音嫋,不绝如缕。构思极巧,是咏雪?还是咏梅?亦此亦彼,浑然莫辨。出自女性的锦心绣口,倍觉细腻、灵巧。笔笔写景同时又曲曲传情,化实为虚,终不许一语道破。作者的真实感情隐藏在霏霏烟雾、纷纷雪片背后,让读者去玩味。
小词的语言也清新而纯净,声调和美。即如开头三句:叠字“霏霏”,又复沓一次;“雪”字也以“顶针”的形式重叠,造成轻快的节奏,如同小儿女的窃窃私语,又如喃喃梦呓,与词的内容十分协调。“堆”字下得新颖而贴切,形象感强,完全是从口语中提炼出,绝无文人笔下的书卷气。这种天籁之趣,十分难得。
读者也许会关心:在那样的社会里,这位才女的愿望能够实现吗?能否得到幸运的归宿呢?夷坚志中记载的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令人遗憾的。这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却被视为低贱,终于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只能给人做妾。因此,我们读了这首她留下的唯一的词,倍感悲惋。
-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
-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希 作品赏析【注解】: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2、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3、分曹句:时岑参
-
作者: 韩文奇 【本书体例】
-
诸公迹寓市朝,心游江湖〔2〕。访奇交于千里,惜良辰于寸阴〔3〕。常恐辜负琴书,荒凉山
-
此诗前二句选取“少”、“老”两种人对待鸡啼声的不同表现,以“少闻”而“眠”与“老听”而“起”作对照,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不同人的处世态度:年轻人听到鸡鸣声才上床入睡,老年人听到鸡啼声已起身了。这里,诗人以“少”和“老”的大跨度时间以及“闻鸡
-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镃(zī)基:锄头。 势:形势,时势。 时:农时。 【赏析】 齐国人公孙丑是孟子的弟子,他向老师请教齐国能否取得天下,孟子认为,与周文王统一天下相比,齐国取得天下易
-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我乃重此鸟,彩章五色分。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忆昨在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桂林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关于桂林山水的古诗,描写桂林山水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陈毅 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
-
《通鉴纪事本末》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南宋袁枢(1131~1205)撰。宋朝之前,中国史书不外两种,即编年、纪传二体。前者以年为纪,后者以人为主。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善记事,“或一事而隔阅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