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
作者: 曾华鹏
多响往旧日的世界,
你读破了名人传记:
一片月光、一瓶萤火
墙洞里搁一顶纱帽。
在鼻子前挂面镜子,
到街坊去买本相书。
谁安于这淡茶粗饭,
脱下布衣直上青云。
千担壮志,埋入书卷,
万年历史不会骗人。
但如今你齿落鬓白,
门前的秋叶没了路。
这件旧长衫拖累住
你,空守了半世窗子。
杭约赫
这首诗的作者杭约赫,原名曹辛之,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由于作家自身文化结构的这一特点,由于绘画意识参与诗的创造,他的诗时常呈现出鲜明的画面感。知识分子一诗就具有这种特点。
在这首诗里,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知识分子的肖像画。他信仰“学而优则仕”的说教。古代那些借着月光或借着萤火苦读的穷书生走向成功的生活道路,那凿壁借光读书终于戴上纱帽的动人故事,都在他的眼前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使他异常向往,并成为他仿效的楷模。他还迷信命运的安排,他到街坊买来相书,整天对着镜子研究自己的面相,焦急地等待好运的到来,以便脱离这淡茶粗饭的穷困日子,脱下布衣直上青云。他相信历史不会欺骗人,命运不会戏弄人,因而将“千担壮志,埋入书卷”,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但是到头来一切都落空,如今他已经“齿落鬓白”,老之将至,仍然没有金榜题名,官服加身,他的门前也看不到车水马龙,有的只是“秋叶没了路”的冷落。作者运用这种略带夸张的笔致,描绘了一个带有悲剧性的知识分子的人生图画。并在最后发出感慨:“这件旧长衫拖累住/你,空守了半世窗子。”
面对着这一幅肖像画,人们所看到的难道仅仅是作者所描写的这一个特定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悲欢吗?不,它蕴涵着的是比它丰富得多的内容。人们完全有理由对这幅画作多样的解释:或者这是对那些迷恋仕途的知识分子的嘲讽;或者这是对深受历史作弄的知识分子的同情;或者是对那些“向往旧日的世界”的人们的鞭挞;或者这是对那件拖累知识分子的“旧长衫”所象征的沉重历史积淀的否定。作者在写这首诗半年后又写了一首启示,他在这首诗里批评“我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现象,赞扬“抛弃了心爱的镜子,/开始向自己的世界外去找寻世界”的行动,这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他写作知识分子时的心态。总之,形象的确定性和含义的不确定性,使这首诗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
万物齐生齐死, 齐贤齐愚, 齐贵齐贱, 十年亦死, 百年亦死, 仁圣亦死, 凶愚亦死, 生则尧舜, 死则腐骨, 生则桀纣, 死则腐骨, 腐骨一矣, 孰知其异!
名言: 万物齐生齐死, 齐贤齐愚, 齐贵齐贱, 十年亦死, 百年亦死, 仁圣亦死, 凶愚亦死, 生则尧舜, 死则腐骨, 生则桀纣, 死则腐骨, 腐骨一矣, 孰知其异! 注释: 齐: 齐一, 等同。尧舜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一岁10个月能背诵一首古诗词(我该怎么做我的孩子一岁十一个月了,可以背好几首唐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岁10个月能背诵一首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岁十个月的男孩能背两首古诗,请问这个智力水平如何,智商算高吗宝宝一周岁零十个月了会背五首古诗宝宝一周岁零十个,宝宝一周岁零十个月了会背五首古诗,智商算高吗。1岁多的宝宝应该还不到逆反期,你宝宝看来真的是个聪明的宝宝,这么小就已经知道和大人争夺权力了。 对宝宝的这种天性,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
-
王维 春池深且广,会 ① 待轻舟回。 靡靡 ② 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萍池》可与《栾家濑》并读。与《栾家濑》“纯乎动态而其境愈幽”相反,《萍池》表现一种近乎静止的静态美。 作为皇甫岳云溪景观之一的这
-
梅尧臣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 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评论梅尧臣的诗为:覃思精微,意境深远闲淡,“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我们从这首小诗中可以窥知一斑。 诗的一二句是言早
-
明·祁彪佳出寓园2,由南堤达豳圃,其北堤则丰庄所从人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3,
-
鸣驺入远树,飞盖渡长桥。水阔鹭双起,波明鱼自跳。
-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
【名句】偏何姗姗其来迟。 姗姗: 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其: 句中助词,无实意。句意: 为什么偏要来得这样迟缓呢?“姗姗来迟” 已为成语。 汉武帝 《李夫人歌》: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
那日,当我赶到浙江师范大学报到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我在夜幕中拎着行李,跟随接我的师姐前往中文系宿舍楼。我们绕过灯火通明的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