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秋夜》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鲁迅
【原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但是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
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迭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参加当时的民主革命。他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进行了英勇冲击,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及其文化战线上的走狗进行了长期的坚韧的战斗,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一生著述很多,包括大量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和翻译作品。有鲁迅全集。他的著作已译成英、日、俄、法、德等五十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鉴赏】:
秋夜是一篇感情浓郁、寓意深邃的散文诗。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愤怒与抗争、对英雄的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表白并不是直露的,而是将爱憎寓于有象征意义的秋夜景物中。作品以非凡的笔调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一下子勾勒出枣树孤独与倔强的性格。随后作者描绘了一幅肃杀而又充满斗争的秋夜图:秋风瑟缩的夜,繁霜满地,奇怪而高的天空闪着星星的冷眼,冻得红惨惨的小花做着梦,落光了叶子的枣树直刺天空。在作者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都成了有生命、有感情、有代表意义的实体。阴森的夜空,象征着黑暗社会的反动政治势力。作者用“冷笑”、“现出微笑”、“避开枣树”一连串的描述,暴露了反动派阴险、狡猾、怯懦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之情。作者又饱蘸感情,对枣树进行了尽情的赞美:它有挺拔的身姿、倔强的性格、坚韧的意志,有勇敢的行动,这正是当时勇于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革命者的象征。作者赞美枣树,是为了赞美革命者的这种勇敢不屈的战斗精神。作者还用细弱的花草,象征贫贱的被压迫的民众,用“瑟缩着”、“冻得红惨惨地”象征性地写出了黑暗势力对民众的摧残,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的同情,对反动势力的愤恨。作者又用扑火的小青虫,象征要求进步,追求光明的青年,他们未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有的还献出了生命,作者对他们表现出同情与敬奠。作者面对秋夜,发出吃吃地笑声,笑声里充满了对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充满了对反动统治及其帮凶的嘲笑与蔑视,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心与战斗的豪情,是一个坚定勇敢的革命战士发自内心的欢笑。
文章采用象征、拟人等手法,借景抒情,把秋夜写得形神兼备,情景相生,具有广阔深远的意境,蕴含发人深思的哲理,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染。
-
侯家故吏歌声发,逸处能高怨处低。今岁洛中无雨雪,眼前风景是江西。
-
吕本中《兵乱后自嬉杂诗(其一)》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 ① 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 ② 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③ 【注释】 ①戎(rong容)马:兵马,借指战争。②
-
清明有感人间春色太无情,不管音容隔死生。满地梨花坟上雨,一番零落又清明。【说明】清明是上坟时节,以“满地梨花坟上雨”一句景致,便
-
《胸中无学,犹手中无钱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年年。
-
刘勰文《神思》 古人云: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春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春雨的古诗词(10首),关于雨或春天的诗句,要描写春雨的古诗。1. 《春雨》[ 唐 ] 徐凝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2. 《春雨》[ 宋 ] 周邦彦耕人扶耒语
-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
-
该首怀古曲高度赞美王昭君和西施。虽然她们都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人物,但在客观上却对民族的和好和祖国的安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肯为苍生计”、“千古光辉”,是极有见地的评价。结尾说“战马空肥”又深刻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小令开
-
【注释】: 第 440 页[①]春鸟意多哀:是说在春天鸟的啼声中多有一种哀婉的情调。 【说明】 《子夜四时歌》是《吴声歌曲·子夜歌》的变曲。《乐府诗集》收《子夜四时歌》晋、宋、齐辞共七十五首,都是写妇女在一年四季里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