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福海《诗意江南》散文鉴赏
水乡的春
惊蛰的雷,贴着河面滚过;春分的雨,擦着屋檐泼来。沉睡了一冬的水乡,眨了眨惺忪的睡眼,连打了几个哈欠,慵懒地伸了伸腰肢,仍蜷缩着不肯起身。
天渐敞亮,院子里的香樟树上,传来布谷浑厚的歌喉,“咕咕——咕”。几只早起的麻雀,叽叽喳喳,腾上跳下,欢欣雀跃。鸟鸣驱散了水乡的睡意,于是,一骨碌醒来了!
池塘里,清澈恬静的水,透示宁谧祥和,犹如一汪深邃的眼神;小河中,蜿蜒碧幽的水,泛出莹莹绿意,恰似柔滑绸缎摊铺在那儿。
清风下,柳树冒出了鲜绿的嫩芽,枝条摇曳于明媚里,宛若村姑的秀发在飘逸;河岸边,淡黄色的迎春,好似船娘浅漾的酒窝,绽放美艳心情,点缀着靓丽的春色。
顽皮的燕子,倏地挣脱了冬的羁绊,呢喃着絮语情话,舒展开矫健的羽翼,盘旋于清朗的天空,尽情地追逐嬉戏,剪影出变幻多姿的春景。
家门前河埠的青石块旁,栖息几只青灰的螺蛳。它们悄然吐出触须,优雅地挪动着,执著地迁徙着,仿佛在昭告我们——春天来了。
拐出弯曲的幽巷,穿过袅袅的炊烟,沐浴于和熙的晨曦,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信步朝湖边的栈道走去。蓦地,耳边传来“噗通”的声响,定睛一看,嗬,好家伙,原来是条跃出水面的大白鱼,在摇头摆尾着跟我打招呼呢!
春天的水乡,恬静,闲适。她是首委婉动人的歌,她是幅素淡雅致的画,让人沉醉,令人神往!
梅雨润江南
昨夜柔风轻,今朝梅子黄。
枇杷趴在枝丫摇曳时,小草凄惶地抬着头,仰视它的风姿。纵然心生嫉妒,何奈老天不给力,把自己干枯得萎头耷脑。
麦子挺立,鼓胀着穗子,沐浴于晨光暮色,渴盼那透明液体的降临,如同足月的孕妇,期待临盆前的洗礼。
尚未长熟的番茄,宛若襁褓里的婴儿,庇荫于青翠叶子下,栖息在弯曲茎蔓上,嗷嗷待哺。迷茫的神色,透露出它做梦都在期盼乳汁的滋润。
清明流尽了思念的泪,雨水便戛然而止。
那个时节的江南,庄稼干渴难耐,张大嘴喘着粗气。土地也被烤得斑驳龟裂了,纵横交错的缝隙内蓄满焦虑。每寸光阴里,都指望甘霖的光顾。
绚烂的黄昏与奇幻的云霞邂逅,竟孕育出了浪漫的诗章!低垂的苍穹下,飘洒着晶莹的雨丝,如诉如泣,纷纷扬扬,下得幽怨而缠绵。
雨,下下停停,时断时续。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厌恶反感,讨厌它的无休无止,忌惮它的没完没了。
无雨时,盼雨。来雨了,厌雨。人,真该调整好心态,平衡好期望值。
或许,湿漉漉、腻嗒嗒的梅雨,曾晦涩了你的心情,阻碍过你的出行。可我依然要感激那纯净的天露,那天使般的精灵——梅雨!
倘没有那润泽无声的雨,没有那饱含深情的雨,怎会有万物的欣欣向荣,怎会有江南的满目繁华?
稻黄柿红时
稻黄柿红时,芦花白了。
我徜徉在围堤上,一任风,梳理凌乱的思绪,吹开尘封的记忆……
青翠的芦苇,挺立于湖畔。轻风中,芦苇柔缓摇曳,扭动着曼妙的腰肢,翩然起舞。透过稀疏的枝叶,我仿佛恍然瞥见了母亲劳碌的身影。
母亲挽起裤腿,弯曲着背脊,右臂伸在水里,细心寻觅着,摸索着,不时抓起几粒吐出触须的螺蛳。偶尔,还摸出一只蚌壳微张的河蚌。风起水漾,涌湿了母亲的裤脚。可她全然不顾,乐此不疲。苦涩岁月里,母亲用她的智慧,与一双灵巧的手,弹奏出悦耳的音符,滋润着平淡的日子。
深秋时节,湖边的芦花,由浅浅的淡黄,慢慢变成了灰白色。随风飘舞时,犹如坠落的云朵,栖息在枝头。院子里那棵遒劲苍老的柿树上,挂着一盏盏小灯笼。神奇的风,早已悄然把稻谷、柿子渐次吹熟了。母亲倏然反应过来,隐身水里的那些菱藕也该熟了吧。母亲将小船般的木桶抬进湖里,泊在岸边。择个风柔日丽的午后,轻盈地跨进桶内,蜷曲着身子蹲下,用双手使劲划着水,朝菱棵茂密处划去。不时从湖里拎起滴着水的菱棵,茎枝上长有三四只肥硕的红菱,母亲轻灵地采下,略显笨拙地扭转身,将菱扔进木桶中。运气好时,一个下午能采撷上百八十斤果实。
夕阳下,母亲的脸庞灿若晚霞,喜悦溢出她纵横的沟壑。姊妹们缠着母亲,非让母亲烧菱吃不可。慈善的母亲,不顾劳累,生火煮菱。霎时,清香氤氲入房间,鲜活了我们的生活,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稻黄柿红时,是母亲最辛劳的时节,也是收获幸福的季节。
夜幕降临,我们围坐在油灯旁,品味着柿子,咀嚼着红菱,不禁回映出白日的场景,浓浓的感激之情,油然自心底漫溢而出!
冬雪蕴诗情
江南罕见雪,近三十年尤甚。于是,雪,便遥远成一种记忆,幻化为一份念想。
漫舞于记忆深处的雪,常在万物凋敝萧瑟时,忽在某个时点、某个瞬间,轻轻盈盈、恬恬静静、曼曼妙妙、婀婀娜娜从天而降。覆盖上洁白毛毯的大地,顿时纯净得像童话王国,尘嚣的世界也宁谧祥和。温婉若秀逸的歌女,轻灵像洒脱的舞者,雪,娉婷中彰显韵致,潇洒里展现诗意。聚焦的目光投射在銀色碎片上,轰鸣出啧啧赞美声。
雪,乃水之结晶,雪,是春之使者。
在草枯木萎、水瘦山寒的冬日,雨水贵如油,人们翘首期盼,心中念祷,渴望甘霖的滋润。或是感动了上苍,或是打动了神灵,那矜持的雪,终于优雅地翩然而至。来得那么执着,那么义无反顾。纵然粉身碎骨,化为乌有,也决绝而来,无怨无悔,甘愿化作一滴滴晶莹的液体,安然融入大地,滋养生灵万物。
-
胡铨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 (1) ,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官臣胡铨 (2) ,谨斋沐裁书 (3) ,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4) : 臣谨案: 王伦本一狎邪小人 (5) ,市井无赖 (6) ,顷缘宰相无识
-
三杯嵬峨忘机客,百衲头陀任运僧。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作品赏析【注解】: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2、?乃:摇橹的声音。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韵译】:
-
【3222】资治通鉴(陈磊译注,中华书局,18万字,2016年1月第1版,26元)△共十个部分:秦纪;汉纪;魏纪;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
-
宋康王舍人韩凭 〔2〕 ,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3〕 。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 〔4〕 :“其雨淫淫 〔5〕 ,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6〕 。”既而 〔7〕 ,王得其书,以求
-
(节自 《平准书》) 天子乃思卜式之言,召拜为中郎,爵左庶长,赐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民知之。 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
-
作者: 朱明
-
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作品赏析【注释】:李商隐生活的年代,“牛李党争”激烈,他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牛党,长期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与王氏始终情笃意深。宣宗
-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